編按:景氣歹歹荷包瘦,對市井小民而言,節能省電已不只是實踐地球公民的環保責任,更有搶救荷包的實際功用。省電很重要,但坊間充斥不正確的傳言和做法,甚至會陷人背上不法盜電的罪名,不能不小心!
本版蒐集最具代表性的待機電力、離峰用電、節能家電、省電裝置等四項省電「真相」,為大家破解迷思,找出正確的省電方法。今日起一連刊登四天。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相信一般人都有如此疑問:待機電力很耗能,電器不用時一定要拔插頭嗎?
能源局和消基會都曾指出,家電的功能越多、待機越耗電,例如有螢幕和具鬧鐘功能的床頭音響,遠比機械式開關的音響在待機時更消秏電量。因此能源局和消基會都極力宣導降低待機電力,像是目前已用不上的冷氣機,就可拔下插頭,待來年再使用。
但是,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蕭弘清特別釐清,一般日用電器可「千萬不要拔插頭」!因為經常性的拔拔插插,可能反致電器容易損壞。
蕭弘清說,家電使用者只需關閉電器本身的總開關,而不是拔下插頭。像是有遙控器的電視機,關機後,電視仍在等待接收訊號的待機狀態;電腦雖有休眠功能,但並不等同關機,這兩者都不適宜拔插頭省電。
反倒是開關自上至下、沒有待機耗電問題的開飲機、電鍋等設備,離家時可以拔掉插頭,但原因不在節電,而是為了防止火災。
「因為常拔插頭會讓插座鬆脫、毀損,當灰塵不巧掉落其中時,就可能導致金屬片摩擦,融化塑膠,引起火災」,蕭弘清說,只要把電器本身的總電源,如電視機前方、電腦主機後端的電源端關閉即可,或是關掉延長線插座的總開關也可。
消基會檢測顯示,每年每戶平白花在待機的電費約一至二千元,但基於防範火災的安全考量,若每一件電器都常拔下插頭來節電,可就是不智之舉了,只要發生失火意外,荷包損失絕對遠不止二千元!(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