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中中山醫大附設醫院中西醫療整合科醫師彭昱憲,七年前被診斷出鼻咽癌末期,只有三成存活機會,一度心情沮喪得了憂鬱症。後來他靠著閱讀宗教書籍及接受中西整合醫療,讓自己身、心、靈得到最佳平衡;他昨天現身說法,希望能幫助更多癌症患者。
現年三十五歲的彭昱憲,原是神經內科醫師,七年前突然眼睛出現複視症狀;因為一下子就恢復,他一直不在意,後來檢查也沒查出任何異狀,只是半年內曾經流鼻血三次。最後他被檢查出已是鼻咽癌四期,醫師告知只有三成存活率,他於是留職停薪接受治療。
彭昱憲表示,自己不抽菸,生活正常,不到三十歲卻得了鼻咽癌末期,心情沮喪到極點,因而得了憂鬱症,期間他開始閱讀宗教書籍如《金剛經》、《心經》等,並決定要打拚那三成的存活率。
彭昱憲透過西醫準確治療,加上中藥與針灸緩解副作用,歷經一年半的時間,終於走出癌症陰霾,他決定轉任中西醫療整合科醫師,以自身經驗,幫病患找回求生意志。
彭昱憲指出,他相信全人的醫療,抗癌過程中,西醫的準確治療是現代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雖然副作用大,但是治療效果遠超過生機飲食或民間偏方的效果,而副作用處理與體質調整,則是西醫的盲點,可藉由服用中藥與針灸治療,幫患者度過痛苦,得以繼續治療,例如癌症患者化療過程中常出現食慾不振或白血球低下問題,都可服用中藥來改善。
他建議,每天應保持心情平穩,適時用精油按摩二十分鐘,從事有氧運動三十分鐘,但需注意運動前後都要補充兩百西西的水,而一天內最好能喝一千五百西西的水。飲食方面則多攝取新鮮蔬果、高纖維五穀類,讓自己的身、心、靈都得到完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