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之間】哭鬧的小男孩

林彥佑 |2008.10.14
770觀看次
字級

走出教室門口之際,忽然聽見一位約略高年級的小男孩暴跳如雷,不停抱怨間歇發出怒吼聲,雙手搥著書包。基於禮貌我不敢直視小男孩和爸爸,仔細一聽,小男孩跺著腳噙著眼淚:「都是你害的啦!害我被老師罵。我不是叫你簽名,簽好放在我書包,都是你害的。」爸爸一臉委屈,雙手忙著翻書包,一邊安撫小男孩。爸爸委屈地說:「我簽完名就放在桌上,你都不收。我等一下去跟老師說,叫老師不要罵你。」

小男孩沒有因為爸爸的安撫而冷靜下來,仍舊哭鬧不休,爸爸翻遍書包還是找不到書,小男孩手一拉書包,整個書包掉落在地板上,所有的書、作業簿和鉛筆盒灑落一地,小男孩乾脆坐在地上哭鬧,真是像極了一個三歲哭鬧要糖吃的小孩。爸爸卻像小媳婦般蹲在灑落一地的書本旁,收拾著書本和鉛筆。

爸爸收拾好書包後,溫柔地拉起坐在地上哭鬧的小男孩,對著他說:「對不起啦!爸爸回家幫你找,我們先回家,我再跟老師說。」騎上機車揚長而去。

我坐在機車上觀賞這一齣現代鬧劇。想起小時候,對父母親是何等尊敬,豈敢在父母親面前撒野?我的父母親忙於工作,為了賺錢餬口養家,而我的工作就是把自己的功課完成。所以一放學回家,隨即開始寫作業,寫完作業再複習功課。儘管有時糊塗忘記帶美術用品,絕對不敢打電話回家求救,打電話回家是自找苦吃,爸媽不但不會送東西到學校,反而回家討一頓打。從小到大,功課作業都是我自己的事情,然而父母親的要求與教育成就我獨立自主的性格。

反觀現今的父母親過度寵溺孩子,事事為孩子著想,處處為孩子設想,反而讓孩子成為無用之人。缺乏解決事情的能力,一遇到問題,不是大哭大鬧,就是將過錯歸咎於父母親,不懂反省自己;把學習當作父母親的責任,遭遇挫折,只會怪罪父母親,絲毫沒有應變的能力。其實看似是孩子的問題,追根究底仔細思量,這根本是父母親的責任。孩子是父母親的一面鏡子,孩子學習模仿著父母親。如果父母親一味地寵溺孩子,孩子只會不辨是非,不知對錯。如果父母親只是一眛地順從孩子,孩子只會過度自我,嬌縱自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