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禪話》滿目青山一任看

星雲大師‧圖/李蕭錕  |2011.03.19
3042觀看次
字級

宋代理學家周敦頤,晚年築居在廬山的蓮花峰下,自號「濂溪」,人稱「濂溪先生」。

當時,佛印了元禪師正好住持廬山歸宗寺,周敦頤藉著地利之便,經常到寺裡拜訪佛印禪師,並與他談禪論道。

有一天,周敦頤問佛印禪師:「請問禪師,《中庸》有一句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為什麼禪門裡又說『無心是道』呢?」

佛印禪師簡潔地回答他:「疑則別參!」

周敦頤仍不死心,繼續追問:「參則不無,禪師,究竟『道』是什麼?」

佛印禪師說:「滿目青山一任看!」意思是告訴他,舉凡眼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道,何必再問呢?

周敦頤聽了之後滿懷歡喜,醉心於這樣的境界,對佛印禪師更加敬佩了。

又有一次,他看到窗外新長出來的嫩草生氣盎然,心中若有所悟,不禁讚歎:「這正是我心中的意境啊!」於是寫了一首詩偈呈給佛印禪師:

「昔本不迷今不悟,心融境會豁幽潛;

草深窗外松當道,盡日令人看不厭。」

佛印禪師也以一首詩偈應和:

「大道體寬無不在,何拘動植與飛潛;

行觀坐看了無礙,色見聲求心自厭。」

自古以來,文人學士都喜歡與一些有學問的高僧往來,成為方外之交。例如李翱與藥山惟儼禪師、韓愈與大顛寶通禪師、白居易與鳥窠道林禪師、梁武帝與寶誌禪師等,宋朝的佛印禪師與蘇東坡、周敦頤也互為好友,蘇、周兩人分別是文學家、理學家,也可以說都從禪立足而發展他們的人生境界。他們彼此唱和,寄託人生的另外一種境界,吾人今日有會意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