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人心的善世界因而美麗

李祖翔 |2014.05.04
1684觀看次
字級

專題報導/記者李祖翔

國際蘭馨交流協會中華民國總會四月二十九日在台北舉辦了「二○一四年台灣專區年會」,除直屬機關蘭馨美洲聯盟主席的演說及會務報告,還頒給努力向學的弱勢婦女、清寒學生高額獎金,特殊的還有:三名女孩因為當義工,獲得蘭馨會的肯定。

獲得一千美元獎勵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義工陳昱晴,年僅十五歲,還是一位身心障礙者。

最近也榮膺「二○一四總統教育獎」推薦的陳昱晴,出生即患有雙側小耳症,合併聽力障礙、重度散光、半邊小臉及先天性腎小管栓血症等多重病症,進出醫院上百次,但從小媽媽就帶她到基金會服務,讀幼稚園時她是受助者,小學時換她照顧小患者。

因為小耳症造成了顏面神經受損,有半邊顱顏缺陷及單側眼皮無法閉合、耳道狹隘等聽力障礙,常常受到他人異樣的眼光,甚至被排擠,她說:「其實很在意別人得知我們有顱顏疾病,所以基金會的女生都留長髮!怕被認出來。」但是現在,陳昱晴站在銀光幕前,為的就是希望自己服務的精神和態度,可以鼓舞一樣的患者,讓他們忘卻傷痛、走向人群。

陳昱晴說,得知國際蘭馨交流協會要頒發獎項給她的當下,非常驚喜、感動,讓全家人深感走在無私奉獻的路上並不孤單,也讓她下定決心繼續付出。

如同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精神:「用愛彌補」,陳昱晴服務的動機依然如此,希望被她服務過的孩子可以獲得正確訊息與正向力量,讓家人看到「只要努力,一定可以改變現狀。」的事實,受獎致詞時她期盼更多人知道志願服務的真義,進而加入行列。

陳昱晴一家投入志願服務的原由說來奇妙,媽媽劉素玲說,昱晴的姑姑是基金會的捐款人,得知昱晴狀況後,分享了基金會的服務,從此與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結下不解之緣。「從小我們就接受很多幫助,所以覺得,更該好好運用過來人已知的經驗,讓其他父母走出來。」昱晴幸運的,及早配戴了助聽器及語言治療,現在能正常聆聽、說話也很順暢。

年會上,陳昱晴將服務時、一位患者媽媽給她的話,獻給在場的貴賓:「當妳有能力打開人心底善的一面,世界將會因妳而更美麗。」未來她想當設計師,獎金的一部份就會做為學習資金,今年羅慧夫基金會的年曆就有她的畫作,媽媽期許她善用繪畫技能,協助顱顏患者義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