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宣判 法官假髮驅逐出庭

 |2008.10.14
1480觀看次
字級

帶假髮出庭 熱又發臭 每頂逾10萬 貴又耗時 泰晤士報:終於現代化了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有些人眼裡,它意味著權威,但在大多數律師眼中看來,只會令頭皮發癢。」兩年前,英國律師約翰‧鮑爾溫站在倫敦皇家法院,手裡拿著出庭時必須佩戴的灰白色燙卷「假髮」如此喊道。如今他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因為英國日前實行的新規定指出,除審理刑事訴訟案件的法官外,法官和律師在法庭上不用再佩戴假髮。

300年傳統 難敵現實考量

自十七世紀以來,英國法官和律師在法庭上,就得戴著馬尾製成的卷曲假髮,這是英國法庭最有特色的傳統之一,三百年來如一日。至於為何如此,已不可考。

有人認為在中世紀時,司法人員因過度勞累導致頭髮掉光,為掩飾自己的「聰明絕頂」,假髮就此流行起來,並約定俗成。還有人相信,那是法官為顯示自己「德高望重」。當然,也有人表示一切現實考量,戴假髮是種偽裝,能避免判決激怒被告而招致攻擊。

雖然戴假髮歷史悠久,但許多法界人士認為戴上它不舒服,尤其夏天不但熱,還會發臭。更現實的問題是:假髮的製作成本非常昂貴,原料馬鬃還須經過手工加工,無法大規模量產。生產一頂假髮熟練工匠需費時四十四小時,購買一頂長假髮頭套需一千九百九十五英鎊(逾台幣十一萬),法官的這身行「頭」讓納稅人很有意見。

法界人士 6成支持取消

由於假髮諸多「弊端」,近年來英國對此討論不斷;一九九二年,英國首先在青少年特別法庭中,取消法官、律師佩戴假髮的慣例。這還不夠,將假髮傳統判「死刑」的呼聲不絕於耳。面對爭議,英國人大費周張進行多次調查,二○○三年為假髮所進行的研究耗資十一萬英鎊(約台幣六百十萬),受訪法官和律師約六成讚成取消。

當然,反對意見也不少。一些年輕的法官和律師認為,假髮可以提高他們的權威,一旦取消傳統裝束,會破壞法庭的莊嚴氣氛。他們認為,有的法官一生只戴一頂假髮,即使最後破爛不堪,也是一種資歷象徵。一名法界人士也說,「法官手握生殺大權,權力重大,必須擁有某種神聖特質。當事人也有一種期望,期望他能夠超越常人之上。這個時候,服飾的一種特色,也就會帶來對人們期望的一種滿足。」

網友評價 不再墨守成規

不論如何,改革派占了上風,畢竟「法庭不是旅遊景點,不是供人參觀的,保留不保留傳統無關緊要。」英國「泰晤士報」評論就說:「假髮的退場,代表英國司法系統現代化的新嘗試。」其他國家的網友也認為,英國人終於不再那麼墨守成規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