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台電磁波驚人? 遠比環保署建議值還低許多 推動共構共站降低視覺衝擊
【本報台北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統計,全台共有近四萬座2G及3G無線通訊基地台,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一座,人口最密集的台北市共有五千八百三十九座,平均每平方公里就多達二十一點五座。基地台所發出的電磁波究竟有多高?
NCC使用「頻譜分析儀」實際測量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和信、遠傳的共構基地台,檢測十二支天線發現,距離基地台約二公尺處所測得的室外最大瞬間數值,每平方公分為零點零二五毫瓦,遠低於環保署建議值零點四五毫瓦,且室內測得數值僅有零點零零一毫瓦,與建議值相差四百五十倍。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李大嵩表示,依規定離基地台十五公尺內不能有其他建築物,電磁波強度會隨著距離呈平方倍數衰減,距離增加一倍,電磁波強度就會下降到四分之一以下。「如遇樹木、建築物等障礙,衰減幅度會更大,民眾不需過份擔心。」
李大嵩指出,目前對於電磁波與癌症之間的關係並無定論,且民眾以為基地台所釋放的電磁波驚人,經實測發現其實遠比環保署建議值還低出許多。
NCC實測發現,在一公尺的距離測量各種日用品的電磁波,除了微波爐為每平方公分零點零零零六毫瓦外,其餘如電話、電視、電磁爐、燈泡、電扇等,都與測量環境背景值零點零零零一毫瓦相同。
李大嵩認為,各家業者的基地台外觀令民眾不安,才會產生罹癌疑慮,近年NCC持續推動基地台共構共站,減少設置數量以降低民眾的視覺衝擊。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技術管理處科長韓鎮華表示,目前各家電信業者的基地台共站比率高達八成,共構比率為一成三,都高於行動通訊管理規則所規定的比率。「但礙於現行營建法規,通訊業者若要美化基地台外觀,未來仍需修法通過才能進行。」
「手機若電量不足、收訊不良或接通瞬間,電磁波會相對較大。」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北區監理處處長鄭泉泙指出,若基地台離手機越遠,使用時手機就需發出更強的電磁波搜尋。「基地台越密集的範圍,反而手機接收到的電磁波卻相對的較低。」
民眾若對家中電磁波有所疑慮,也可撥打電磁波免費到府檢測專線,電話,○八○○─八七三─八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