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報導】衛生署檢驗越南進口火龍果有殘留農藥「撲克拉」,令消費者擔心,而國產火龍果銷路也可能因此受到影響,農糧署昨天表示,從九十五年到今年九月,農糧署在全國主要產地,抽驗國產火龍果一百零四件,農藥殘留都在合格標準內,請消費者多多選用國產火龍果。
農糧署表示,「撲克拉」是一種殺菌劑,用於防治病害,火龍果屬大漿果類,依規定不得檢出。
農糧署指出,消費者可從火龍果的外觀、色澤,辨識進口與國產火龍果。越南火龍果為白肉品種,因儲運需求,熟度七、八分即採收,果皮顏色較淡,甜度較差;而國產火龍果,果肉有紅色跟白色兩種,表皮顏色較鮮豔,鮮度佳、甜度高。另外,進口火龍果果實的麟片長度比國產長,且鱗片較為凸起。
農糧署說,國內火龍果栽種過程,並沒有重大病蟲害發生,農民很少施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