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專家透露,「神舟七號」太空船升空時搭載的三十粒廈門產鏘魚卵,成功在太空中孵出九尾小魚苗。
香港「大公報」報導,神舟七號返回艙搭載物中,鏘魚卵就被保存在孵育罐中,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專家打開孵育罐,發現已孵出九尾鏘魚苗。用放大鏡觀察,身長只有一到兩公厘的小魚苗,在水中搖擺著透明的身體。專家分析,這些鏘魚苗是在太空孵育,孵育罐開啟後,罐中的小鏘魚將進入為期半個月的隔離期。
專家說,從九月二十五日神舟七號發射,到二十八日神舟七號返回,這段期間的太空溫度為攝氏二十一度,有利於太空誘變育種。因此,這些鏘魚苗的「出生地」可記錄為太空。
專家表示,神舟七號搭載的鏘魚卵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進行太空育苗試驗,受限於孵育罐容量,只有三十粒鏘魚卵;另一種是將鏘魚卵帶去「太空旅遊」誘使基因突變,共有兩萬粒。專家測算,最快在今年底,第二代「太空鏘魚」就會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