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郭貴娟、黃俊雄大樹報導】「星雲大師所辦的各種文教事業,就是展現大師四十年來的恆常心逐一實現的弘願。」佛光會理事依空法師昨天在主持「佛光山文化事業」座談時如此強調。
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昨天在佛光山如來殿舉行「佛光山文化事業」座談,主講人有日本本栖寺住持滿潤法師、佛光山電視弘法基金會執行長覺念法師、佛光緣美術館總部館長如常法師,及人間福報總編輯呂幼綸。
依空法師表示,佛教的文化事業永不退流行,雖很難立竿見影,但它能超越時空,讓佛教真理,亙古彌新。因此,必須透過翻譯、傳播、藝術、報紙,做適當的結合,承擔起「佛教慧命在於文化的使命」。
滿潤法師表示,翻譯不只是文字,透過語言的翻譯,更能讓大家受到感動。例如:世界大會開幕式,妙光法師對大師開示的語言「直譯」,吸引總統馬英九的注意;也因為妙光法師透過翻譯工作熏習佛法,得以成就出家的因緣。滿潤法師更提出說明,目前不管是大師的著作或經典,佛光山翻譯出的二十四種語言,不僅將人間佛教在日本扎根,更把佛教帶到世界五大洲,落實佛教的本土化。
覺念法師則以衛視的影音製作短片節目,如鑑真東渡、歌仔戲、揭開中國寶藏秘密、人間心燈、道場簡介或整點的佛光菜根譚,向大家介紹大師為何要「立足台灣,放眼世界」,乃至透過網路觀賞,讓大家能無時無刻熏習佛法。
如常法師表示,藝術超越語言、國家、種族及所有文化背景,其影響力無以倫比,佛法有八萬四千個法門,讓眾生各取所需,佛光山的宗史館及設在各地的佛光緣美術館,皆為眾生而有。
呂幼綸則說,近幾年已有十家報社吹熄燈號,具有五十年歷史的聯合報、中國時報也都採取瘦身來度過報業的寒冬,人間福報沒語言暴力、沒八卦,清淨、溫馨適合全家人,希望佛光會員大力支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