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心--看歐洲】建築藝術博物館

滿謙 |2008.10.01
677觀看次
字級

捷克布拉格協會理事李宏問我為什麼特別喜歡拍攝建築物,我回答:「因為建築物是人類創造的偉大貢獻,從不同時期的建築物可以了解人類思想的轉變和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尤其歐洲人過去對宗教的信仰力量,把生命的價值都放入其中,這是最令人讚嘆的!」

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國的首都和全國最大的城市,地理上位於柏林和維也納這兩個德語國家的首都之間,布拉格人口將近一百二十萬人,約占全國的百分之十一,它也是歐洲著名的歷史城市之一。

歷史悠久的布拉格在西元九世紀就在此建立了城堡,查理四世統治期間,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和波希米亞王國的京城,而達到鼎盛時期。查理四士並興建了中歐、北歐和東歐第一所大學—查理大學。

布拉格享有「建築藝術博物館」或「建築藝術百科全書」的美譽,在布拉格這個不同風格之城裡可以欣賞到不同的建築物,例如羅馬式風格的建築物、哥德式風格的建築物、文藝復興時期的特性建築、巴洛克式建築物。這是因為工業革命以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布拉格曾屬於歐洲工業較發達的城市之一,在奧匈帝國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時布拉格也曾是一個多民族混居的城市,多元文化是其顯著特色,因此留下了種種不同建築風格的藝術建築。要辨識不同的藝術風格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觀察在不同時期出現的建築物,按照外部的特徵,例如門、窗戶、拱頂、柱子、裝飾等就能分辦出來。

布拉格最早的建築風格是羅馬式,從公元十一世紀到十三世紀最普及。當時最典型的建物是圓形教堂和廊柱大教堂,也就是說全是教會的建築物。兩種建築物都很簡單樸素,而窗戶開的小是因為戰爭防禦的關係而特別建的小。

其次是哥德式的建築,其特徵是尖頂拱式。除了教會的建築物也出現了無數的世俗建築,一三一○年至一四一九年布拉格成為全歐洲最大的城市,出現最豪華的哥德式建築也特別多。

之後則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最具代表性的是安納王后的夏宮和其唱歌的噴泉,布拉格城堡王室花園的球類運動廳,拉坎尼廣場上的修瓦善堡式宮殿,黃金巷等等。一六一一年之後布拉格的建築就流行巴洛克式建築,特點是型態的運動,空間互相加強,且互相滲入。建築內部的照明由於版圓形穹窿與大型窗顯得非常有震撼力。因為歷史的演變進化,使得布拉格有著全世界最美的建築藝術群。

透過這種種不同的建築物我們可以看出宗教的精神一直帶領著捷克人或是歐洲人走過千餘年,在以後的每個時代,生命都有所改進,建築風格都有所創新,甚至宗教信仰也不同於往昔,但是那崇尚真善美的心靈一直存在,引導著他們一步步走向廿一世紀,走向未來。

其實東方也好,西方也好,全世界能夠留下來的偉大建築物幾乎都是宗教建築藝術,這在全世界一百棟最著名的建築物裡可以看出來,在中國和印度,留下來的也大多是宗教建築物,例如敦煌石窟、雲崗石窟等等都是藝術的瑰寶,但是回顧中國的歷史,每次改朝換代都會毀損許多的建築物,文革期間的破壞尤其令人痛心,中國人果真是劣根性嗎?同歸於盡,毀滅性的破壞思想確實是人類文明最大的敵人。

(本專欄每周三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