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開蔓荼羅】認不是生智慧水

鍾文音 |2008.09.30
794觀看次
字級

積累罪業,一旦冰釋。譬如諸水也。身之煩而濯之無不清。衣之污而澣之無不潔。器之穢而溉之無不淨。汲大海之三昧,以遍周法界,灌濯塵劫者也。 

顯教有部懺儀很多人念誦:《慈悲三昧水懺法》,水可洗滌清洗心之傷鬱,業之罪愆,痛之無明,傷之縝密,恨之嗔怒,是有歷史依據,也有當下的現實可考。

三昧何意?三昧者,真空寂定,此心不動之意。三昧者,惟在於人心,而不必他求。《慈悲三昧水懺》這部經典說的就是「懺」。

懺悔之前是先知道錯,要先承認己之不是。但如何知道錯?那就是知錯前要先淨化自己,一旦一個人開始淨化自己時,許多的錯事錯念錯解就會如實顯現。

「淨化是最根本的道路,就像是你家的垃圾每天都要清除吧。」我的上師卻映多傑仁波切簡明扼要地告訴我們,「淨化自己的心很重要,在還沒升起念頭前要先去檢查。」

西藏著名的密勒日巴尊者曾說:「如果你要飲水,那麼就飲用觀照與覺察之水吧。」只有這觀照的甘露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懺悔是為了追本溯源,了解因果。人的一生在未蓋棺定論前都無法知其成就,何況,我們從無始劫以來都曾造作使業,所以得替自己也要替眾生懺悔。

為何要替眾生懺悔?

因為無始劫以來,眾生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

眾生都是不知錯的,因為我們會合理化,會找理由,若永不知錯,如何懺悔?

故談懺悔前要先知道錯。

我總覺得佛理很有意思,它要你層層剝除自己的包裝,一層一層的逼視自己,以一種非常邏輯和科學的提問與審視,來檢查自己的心性。像這樣一路問下來,就慢慢可以浮現出自己的迷妄了。

既已知錯,那如何淨化?

顯教裡有《水懺》和《梁皇寶懺》,密乘裡有持誦百字明咒和做大禮拜,還有還淨法。

淺而易行的是大禮拜,五體投地的大禮拜,許多人並不陌生。在西藏與印度各地,沿途更可見到許多人在做大禮拜,一心一意地頂禮。蘇南山坡尊者在九十幾歲時還在做大禮拜,一生持咒不斷。

心生懺悔除了因為觀照和覺知錯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寬容。我們有時候不願意原諒自己也不願意原諒他人,當生命或各種關係無法前進時,通常意味著寬容太少。

具體地說我們知道懺悔,有發露懺悔有做大禮拜和持誦咒語等。但真正的修行人其實是無功而用,也不需要懺悔或者戒律,相反地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也是無時無刻都處在懺悔與戒律當中。我的上師曾經說過:「一個人在二六時中,都能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就是最好的懺悔。」

上師說,有名的名師很多,但明白的明師很少。真是一語道破夢中人,這世間多少人不相信自己的心眼,卻執迷於媒體所報導的名師即是一種奇怪風潮。

先去體會自己的心吧!先去面對自己的醜陋面,面對人格內心的黑暗面,迎接自己的失敗面,感謝失敗的洗禮與加持。接著才有機會成為一個高尚品格的人。如果連了解自己的能力都沒有,還談什麼了解佛法,我是這麼地認為著。

(本專欄每周二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