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隊以來最多人 學生不只讀書 體驗助人也關懷環境
【本報桃園訊】桃園縣武陵高中義工隊這學期隊員從原先的三百人,增加至五百七十人,創成立以來最高漲幅,參加義工隊幾乎無助升學加分,但學生卻能體驗助人、關懷生命與生態,感受課業外不同的生活面,更覺得有意義。
武陵義工隊全是一、二年級學生,不但規模大,還連續兩年贏得全國環保有功學校特優,今年原想三連霸,結果主辦單位新修辦法,規定獲特優的隊伍三年內不能角逐,被學生說成「武陵條款」,校長林繼生認為這讓武陵人覺得很光彩,因為學生不只會讀書,也會關懷環境生態。
「國中前,只知道義工兩字,沒做過義工的事。」武陵義工隊長二○七班范姜詠正高一加入義工隊,開始投入學校清潔與溯溪整理茄苳溪工作,還要檢測溪水水質、上街頭與公益團體一起募發票,「事情看起來很多,但一周只要付出十五至三十分鐘就好。」范姜詠正說人多好做事,大家都可以當個快樂、充實的義工。
上了高二,范姜詠正接下隊長棒子,原本只有三百位隊員,結果這學期竟然「暴漲」至五百七十人,新增隊員二年級比一年級多,全隊足足編成十小隊。二一○班小隊長劉元隆說,招收隊員的方法和去年一樣,在招收會場上演話劇,還到一、二年級各班宣傳,「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可是新隊員人數卻破紀錄。」
范姜詠正、劉元隆認為,有可能是交棒的學長、學姊做得太好,連拿特優又在媒體頻頻曝光,知名度提高了,才吸引那麼多人報名。
義工隊除了參加校園清潔、資源回收、募發票給創世或伊甸,並利用平日午休時間,與桃園縣環保協會整理鄰近學校的茄苳溪部分河段,每周一次檢測水溫、酸鹹、透明、含氧量,記錄溪水變化,「第一屆學長說溪水可以洗腳,怎麼可能?」一位畢業生描述參加淨溪的感受,描述茄苳溪現在根本是「花容失色」、「肥水(污水)盡落外人田」,批評溪水的污染來自人類。武陵義工隊長時間觀察、整理,讓他們成了茄苳溪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