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一瞬】大原之氣

曾郁雯 文˙攝影 |2008.09.29
557觀看次
字級

去日本京都旅行的時候,三千院一直是個令我痛苦矛盾的選擇。為了走一趟洛北,幾乎得花掉一整天,實在很掙扎!為何這片「京都的鄉下」──大原,會這麼吸引人呢?

如果嵐山是平安朝貴族的冶遊之地,大原就是現代都會人的世外桃源。像我這種白天穿梭在台北東區巿街,晚上埋首書堆的一縷蒼白遊魂,來到這個充滿大地元氣、鮮活靈動的田野,使身心頓時獲得療癒,只要看看山林、看看花草,走在田間小徑,彷彿重返孩提時代。

二○○七年秋天抵達時,忽晴忽雨,一把傘忽收忽放,十分忙碌,在路邊的人家看到這株芍藥,花瓣上還殘留著雨滴,就拍下這張陽光與小雨玩捉迷藏的照片。我一直分不清牡丹與芍藥,書上說前者是木本,後者是草本,所以牡丹別名「木芍藥」,芍藥別名「草牡丹」,但我愚鈍不如老圃,想出另外一種比較容易的方法,只要記得「穀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秋觀芍藥」,凡是立夏五、六月之後開花的就是芍藥,除非全球暖化嚴重到亂了花季,任誰也無可奈何!

每次去洛北大原幾乎都是一路睡著去睡著回,去是因為早起,回是因為疲憊。古代的大原女每天要從山上走到京都巿集販賣柴薪或木炭,頭頂三、四十公斤的木柴沿街叫賣,樸素的窄袖藍染和服,束著紅白相間的腰巾,天未亮就得出發,一日往返二十公里,讓她們隔幾天不得不更換新的草鞋。

那是一段多麼遙遠的路途啊!京都的人喜歡窺看躲藏在白色手巾下,大原女若隱若現的臉龐,雖無牡丹之富貴,必如芍藥之清麗,是大地之氣的剪影,絕不是千百年後映在車窗上疲憊的睡臉!半夢半醒之際,能這樣疲憊,不也是一種幸福!

(本專欄每周一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