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昨天宣布,增加高中國文科節數,優先考量論語、孟子文化經典教材列入必修教材中,另外,文言文比率也將大於現行的45%。至於節數安排與文言文所占比率,教育部常務次長吳財順說,教育部會在一周內邀集學者研議修正細節,最快10月底、最慢11月公布,新課綱從99學年度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實施。
吳財順表示,從民國88年開始,國文科都是每周4節課,民間反映時數太少,教育部經多方討論後也認為國文課上課總時數的確不足,但考量高中生的負擔已經很重,不會再增加必修課時數。未來增加國文科上課節數,會以選修課的方式來實施,在高中3年裡略增1至2學分,不會排擠到其他科目,但確定節數仍需討論。
吳財順指出,現行文言文、白話文教材比例為45比55,教育部決定提高文言文教材比率,但目前還不確定提高多少。
中教司長蘇德祥說,國文科總學分數會增加1到2學分,等於高中3年中,有1到2個學期每周要多上1節國文課。他強調,文、白比例不可能回到民國88年以前的65比35,這樣古文的比重太重,學生會吃不消。至於節數安排與文言文所占比率,吳財順說,教育部會在一周內邀集學者研議修正細節,最快10月底、最慢11月公布,新課綱從99學年度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實施。教育部今天宣布98高中國文科課程綱要,將酌增國文科上課節數和文言文比例。中教司強調,未來高中國文科文言文比例增加,但不可能回到民國88年以前的35比65,這樣古文的比重太重,學生會吃不消。蘇德祥指出,現在白話文的定義和一般人認知的不同,例如文辭優美的《紅樓夢》,在高中國文課綱中定位為「白話文」。他認為,與其斤斤計較未來文言文會增加5%或10%,選對優美的好文章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