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貸風暴所引發的一連串金融風暴,是自一九二九年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遭遇的最大規模金融危機。世人都在問:美國經濟究竟怎麼了?美國金融風暴又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對於美國金融風暴發生的原因,眾說紛云。許多美國人認為,這場危機,事實上是由於美國監管機構對銀行家、銀行、對沖基金、保險公司以及其他市場參與者長期監督管理失敗造成的,也是美國金融體系的失敗。當市場投機者與政府進行高風險博弈時,由於投機者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監管,最終導致政府與金融界雙輸的局面。
有人認為這次危機是一場金融危機,從全球來看是全球經濟結構的問題,主要是美元體系的資源錯誤配置,導致全球生產和消費之間嚴重失調。
也有經濟學家分析,次貸危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人類經濟出現了大問題,也就是真實經濟和虛擬經濟嚴重不對稱。
虛擬經濟可以無限放大很多機構的資產,這個資產反過來又可以擴張它的信貸,這個過程當然存在著極大的風險。
然而,歸根究底地分析,美國人的貪婪、欺詐和無知,也許才是美國金融風暴引發全球金融大風暴的真正主因。
美國全國儲蓄率從一九八○年的百分之十點零六,逐年下降,到小布希剛上台變成百分之三點多,二○○五年出現負數,美國全國進入不儲蓄狀態。
美國人既不存錢、又要花錢,錢從哪來?當然是透過金融創新,全球資本一體化的金融操作,也就是美國向其他國家借儲蓄。這些錢到美國後,抬高了包括房地產在內的資產價格,壓低了美國長期貸款利息。
再加上美國為老百姓提供各種各樣金融創新,老百姓很容易把增值部分套現,拿出來花,這種過度槓桿操作、借貸、且有如老鼠會之行銷模式,在出現危機時自然造成嚴重的金融風暴。
由是,美國金融風暴帶給世人的啟示是:儲蓄絕對是美德,貪婪必將引發欺詐和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