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用嘴怎麼體驗儒家文化?開平餐飲學校今年六月間赴中國山東考察「孔府宴」,利用四季時蔬、豆腐菠菜、石斑魚、雜糧麵線、金棗奶皇捲等食材,研發出「敬學套餐」,讓孺慕孔子的後人能實際「品味」儒學精神。
這套「敬學套餐」有六道菜色,分別是燙蒸烹調的「四季時蔬」、細火慢煮的「一品豆腐」、以石斑魚搭配薑汁紫蘇醬火烤的「紙包烤魚」、茶香片與腩腓蒸滷而成的「茶枝燒肉」、大蝦仁與雜糧麵線搭配的「蔥燴麵」,以及芋頭酥及金棗奶皇捲組成的甜品「孔府雙點」。
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夏惠汶指出,敬學套餐依循「粗菜細做」的原則製作,體現的是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孔子注重飲食衛生,食材不乾淨、不新鮮不吃、醬料不好不吃,此套餐也呈現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的飲食觀。
中餐教學行政主廚劉冠宏表示,現在的孔府宴係孔子後代接受封官晉爵發展而來,屬於宴客餐,口味重鹹重油,敬學套餐則加以改良,保留刀工細緻、切割方正的方式,食材簡單、口味清淡,符合健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