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胡藝人張金峰背女賣藝 走遍200多個城市 助學回饋社會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流浪藝人張金峰十六年來帶著小女兒在各地賣藝,自己雖然左支右絀,但賣藝所得大部分卻用來贊助貧困學子,至今有七名大學生受惠。
張金峰是山東臨沭縣人,曾任劇團琴師與學校音樂教師。十九年前,他四處借錢為妻子治病,妻子過世後,債主經常找到學校,無奈之下他辭去教職開始打零工,但境況並無好轉。張金峰後來決定賣藝,每天騎著單車到六十公里外演奏,賺些零錢。
一次,張金峰在街頭遇見中學的老師,當下困窘不已,老師安慰他
:「在街頭演奏也不是啥丟臉的事,沒有人會笑話你,沒必要躲躲藏藏的。」因著老師的一番話,一九九二年開始,張金峰背著兩歲的小女兒,走遍全國兩百多個城市,「除了西藏、海南、澳門、台灣沒有去過外,其他地方都走過了。」
「很多市民都給我和孩子買衣服和零錢。這麼多年來,全國各地無數的好心人讓我們感到了溫暖。」女兒稍大後,張金峰開始想回饋社會,他決定幫助貧苦學生完成學業。
張金峰第一個幫助的是大學生王小軍。那次張金峰演奏過後,王小軍給了他五元,似乎還想跟他聊聊,但人還沒走過來就昏倒了。張金峰連忙將他送醫,醫生檢查後說:「這個小夥子是餓昏的。」
「小夥子都沒錢吃飯,還能給我們錢,太讓人感動了!」之後,張金峰找到在北京大學就讀的王小軍,了解他家境貧困,那五元還是他的公車錢。張金峰表達贊助之意,王小軍堅辭,但他後來還是攢下了五千元送到北大給王小軍。隨著落腳的城市,張金峰之後又陸續資助福建、武漢、昆明共七個學生,他們都是家境貧困,得打工甚至拾荒掙學費的大學生。
這些年裡,張金峰還隨民間慈善機構到雲南偏遠山區考察,了解醫療資源匱乏的情況,他和機構一同先後在這些地方建立蓄水池、學校、衛生所等設施。
說起這些年的經歷,張金峰說:「小女兒是在我背上長大的,明白有多少人曾經幫助過我們。所以,對我資助其他人的行動,一直非常支持,但在老家長大的大女兒,就埋怨過我不知為自己打算,到現在還沒攢下一點家業。對此,我只能對孩子表示抱歉。」
四十七歲的張金峰形容自己像候鳥,在全國各地流浪。現在,身體狀況不如從前,兩個女兒也已成人,他準備結束流浪生涯,定居昆明,指導喜歡二胡和吹奏樂器的孩子,不久還要參加國家一級二胡演奏員的考試。「這輩子,我注定要與二胡為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