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當今哲學課的教授思維與過去完全不同,羅特格斯大學哲學系主任巴瑞‧洛威爾就說,八○年代哲學研究方向,是鑽研深奧的思想與認知科學,但現在它已成為跨領域的專業,授課內容與方式改變後,哲學系開始吸引大批學生上門。
現今的哲學殿堂內,人們在攻讀經典的哲學著作之外,更強調對當代問題的討論,諸如戰爭、新科技等話題。
以羅特格斯大學為例,除谷上課之外,他們每周三晚上還有哲學俱樂部,所有同學會討論電影、時政與人生問題中所隱含的課題。此外,學生也會提出許多「反常識」的主題進行辯論,像「物種滅絕是壞事嗎?」
很多同學認為,由於哲學強調的都是大方向,辯論過程中能提供不同的觀點。所以,哲學對人們看待社會許多的「大哉問」,諸如全球化、科學技術等,都會有很好的思辯。同學多半認為,哲學課強化學生的邏輯,口頭表達能力也有所成長,而這點對許多專業,特別是法學院的學生來說,尤其重要。
愈來愈多人認為,現在的哲學授課方式很有趣,還有老師甚至打算帶學生去「禪坐」,這些摸索世界的特別方式,能使自己獲得更多元的智慧,也讓學生更喜歡這門學科。
哲學系所開始變紅,和它的「實用價值」被人們挖掘出來有很大的關係。但「紐約時報」指出,實際上不只如此,它所提升的人生智慧,還可應用到人生選擇與自我探索,這樣的思維,有助於身處在多元世界的人們重新定位自己,不再空虛,進而了解人生的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