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瑞士、法國、西班牙等國快 英國慢 原因在於藥費相當昂貴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內藥界和不少醫師常抱怨,政府核准抗癌新藥在台上市的腳步太慢,但在歐洲腫瘤醫學會中也有學者發表,其實在歐盟除了法國、瑞士等國引進抗癌藥物較為迅速外,就連英國採用新的抗腫瘤藥物「有如龜步」。
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第三十三屆歐洲腫瘤醫學會,除了臨床研究外,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院教授尼爾斯懷卿蒐集過去十年、歐洲二十七個國家引進抗癌藥物的速度,根據國際藥業聯盟(IMS)提出系統性的分析,特別是被認為抗癌新寵的標靶藥物,獲得各國政府核准上市的差別性。
尼爾斯指出,在大部分西歐國家中,英國引進抗癌新藥的速度,「似乎是少有意外地慢又慢」,相反的,奧地利、瑞士、法國、西班牙等國在准許新藥叩關的腳步,則是非常快。以法國為例,該國癌症病人幾乎有許多種類的新藥可供選擇;而在西班牙,則是引進新藥的「領導者」。至於波蘭、匈牙利等東歐國家,則引進抗癌新藥相對緩慢許多。
尼爾斯舉許多知名的標靶藥物為例,包括治療大腸直腸癌的癌思停、爾必得思、治療肺癌的得紓緩、治療腎癌和肝癌的蕾莎瓦及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萬科,還有治療乳癌的賀癌平,歐洲各國引進新藥的快慢至少有二至三年的差距。特別是賀癌平已上市超過十年之後,還有某些國家的乳癌病人還無福受惠。
不過,尼爾斯強調,造成歐洲各國引進新藥速度的障礙,可能在於許多抗癌新藥非常昂貴,但他認為,有錢的病人照樣可以跨國就醫,反而對某些經濟弱勢的病人難以及早接受治療,而這種差距恐怕是許多人所不樂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