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大學研發 人工智慧觀察學習真人駕駛 技巧青出於藍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架約一點二公尺長的直升機,十五日在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校園上空飛翔,它當然無人駕駛,但特別的是,它也無人操控,因為它是第一架人工智慧直升機。
有別於傳統上由軟體工程師透過程式來控制飛行器,這種飛機採用「學徒制」。研究人員先請專業飛行員用無線電遙控實驗直升機,此時直升機的所有動作都被電腦記錄下來。飛行員會重複演練多次,每一次的航線都有些許不同。史丹佛大學教授安德魯
‧尼格(Andrew Ng)的研究團隊,則分析出飛行員所尋求的最佳航道,人工智慧直升機觀摩後,即能自行模擬、學習,它所演練的高難度特技飛行,技巧甚至可優於「師父」。
實地測試當天,人工智慧直升機進行了一系列特技表演,包括翻轉、轉圈迴旋、失速迴旋、側飛、倒飛和快速向後呈煙囪形的「颶風式」飛行達五分鐘之久,難度更甚於由真人駕駛的直升機。最後,漆有史丹佛校徽的鮮紅色機身像倒置的鐘擺一樣,整個直立起來,從一側盤旋至另一側,以「踢踏舞」的節奏結束此次的精采表演。
理論上,專業飛行員可遙控無人直升機表演特技,但若碰上強風等難以掌控的因素就不靈光了。對科學家而言,飛行中的直升機是一個不穩定的系統,如果不持續輸入指令,將導致直升機失控。研究人員將直升機飛行,與平衡一根放在手掌上的長桿做比喻,「如果你沒有及時反應,它就會倒」。所以,為無人直升機寫程式難度相當高。
人工智慧直升機可應用在那些方面?研究員表示,由於通訊的阻礙,消防員所收到的訊息往往落後災區數小時,但人工智慧直升機可即時找出加州大火的發生地,使人員能快速找到火場或逃離災區,也可應用於戰區搜尋地雷、交通管控,或是尋找失蹤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