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是個永久中立國,在地圖上與台灣、荷蘭一樣小。拔地而起的阿爾卑士山脈佔去三分之二的國土,但也在崇山峻嶺中,為瑞士人創造出大幅大幅可用的美麗山坡、谷地。
這些山坡可居可牧,可遊可憩,人們因此安居樂業、生活安定安詳,社會風氣既好,公民的知識和道德水準普遍很高,人人尊敬大自然,都以維護國土樂園為己任,平日攀山越嶺或漫步荒徑,都養成隨手淨山的好習慣、撿入隨身的垃圾袋帶回平地去分類處置,遇到可以銹化的鋁鐵製品,也會就地挖洞加以掩埋,我常常跟在他們後面看得很感動,他們則會邊撿邊無奈地搖頭。
「唉!這些垃圾,絕不會是我們瑞士人丟的!」
有一年行車由中歐、西歐至北非,沿途可見各國的民風丕變,抵達摩洛哥又熱又累,參考地圖,找到一個看來美麗的海濱勝地,但因無人管理、無停車場、也無任何遊憩設施,任當地居民吵鬧著嬉笑,眼中的大自然黯然蒙塵。
美麗的沙灘上,處處都是塑膠瓶、玻璃碎片、保麗龍屑珥珥在動人的夕照中,與海、天、沙地摻雜著反映粉紅的醉人之色,令我錯愕。
我不免傷感,仍小心翼翼平安地穿過,徹底失去畫意,卻見迎面走來一對中年的歐洲夫婦,他們來來回回忙於淨灘,我才發現居然還有垃圾桶!
垃圾太多,勞而無功,他們沮喪地垂下雙手互相對望,我遲疑有頃,無法不心疼,忍不住過去問他們可是瑞士人。
「你們絕對撿不完的,不要忘記這裡不是瑞士,你們已置身北非的摩洛哥,與其你撿他丟無休無止仍無濟於事,千里來遊,何妨只用眼睛看,留下精神時間好好欣賞、觀察不同的各地民情,才是為所當為珥珥」
揮別之時,我特別再三叮嚀及早穿上鞋子保護自己:小心勿被玻璃破片割傷了!
「請千萬記住,這裡不是瑞士,你們身在另一個國家!」
唉:時地已易!
(作者為畫家、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