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四位高中生參加「第二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共獲得二金、二銀,國際排名與南韓並列第一;這四位獲獎學生從小對科學方面有濃厚興趣,更廣泛涉獵其他學科,未來希望能朝自己喜愛的地球科學領域繼續研究,貢獻一己之力。
台灣參加二○○八年第二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傳回捷報,在六個國家、二十四名學生參賽中,共獲得二金、二銀佳績。拿下金牌的是來自台中一中的黃楷智與張睿哲,獲銀牌的是建國中學的李彥融和新店高中的孔德偉。
勇奪金牌的黃楷智從小對科學方面有濃厚興趣,參與許多科學相關活動與競賽,例如台灣大學凝態科學研究中心舉辦墾丁天文台觀測學習活動及生態工程營隊學習活動等,另外,他曾連續兩年擔任科學博物館義工,負責導覽及解說活動,從中學習許多經驗。
同樣拿下金牌的張睿哲,自幼即是台北天文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彰化遠哲科學辦公室等各種營隊常客,國小階段參加過台灣大學昆蟲系及木柵動物園與國立中興大學昆蟲系舉辦的昆蟲營;國中、高中也未間斷。他興趣廣泛,高一時曾參加天文社及國樂社,此外,他很喜歡閱讀和旅遊。
銀牌得主李彥融也常參與科學相關競賽,高一時曾參加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資優生培育計畫,後來轉而投注地球科學競賽。學科上的學習以外,李彥融的興趣廣泛,他對天文、昆蟲、植物、電腦繪圖、美術、建築設計、攝影等都有興趣。
另一位銀牌得主孔德偉是家中唯一的小孩,從小即充滿好奇心且喜歡獨立思考,對周遭及大自然許多現象,時常獨自摸索其中原理,並將課堂所學知識、理論應用於生活,從中訓練邏輯思考等能力。在讀書之餘,也經常從事休閒活動,例如上網、看電視,打籃球、羽球、游泳等。
教育部表示,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大會此次共頒發四金、八銀、十二銅等獎項,台灣參賽成績超越美國、日本、新加坡、菲律賓等國,成績優異。
教育部說,依現有「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這次競賽獲得金、銀牌獎者,將分獲教育部頒贈二十萬元及十萬元獎金,並可保送大學院校各地球科學相關學系就讀。
代表團於上月三十一日啟程赴菲律賓參賽,經激烈競爭,昨天舉行頒獎典禮,預定十一日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