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造成海藻增生 無氧區日漸蔓延 如慢性病破壞海中生態 衝擊人類生存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海洋中無氧的「死亡區」正快速擴張,目前全球死亡地帶高達四百多個,而它們就和在身上擴散的慢性病一樣在海洋裡擴大,已成為新的全球危機。美國維吉尼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的戴爾茲指出,海洋缺氧已嚴重損害生態體系,影響人類的海洋資源。
2年增加1倍
所謂海洋「死亡區」,是指海水缺乏氧氣,造成水中生物無法在該海域生存,它們多年來一直存在於海洋角落,只是最近才被發現。由於海水受到肥料、污水和燃料廢棄物的污染,造成海藻與水上植物增生,造成海洋缺氧,使海中生物因缺乏食物而死亡。
戴爾茲和羅森伯格在最新一期出版的《科學》雜誌撰文指出,自從上個世紀六○年代以來,這種死亡區「每十年增加一倍」,但最近死亡區快速成長,比聯合國兩年前統計的數字增加了一倍。最近出現的死亡地帶則位於南半球的南美洲、非洲和亞洲等地。
波羅的海最廣
戴爾茲表示,紐西蘭一些海灣部分地區在鮭魚養殖籠出現後變成低氧地帶,但這些籠子被移走後海中氧氣含量又恢復到正常狀態,這代表對養殖魚業已對海洋生態構成威脅。事實上,美國華盛頓州普吉特海灣的薩米什灣、俄勒岡州的亞庫伊納灣、中國與台灣的蝦養殖池、西班牙北部的聖馬丁河與挪威一些海灣,早已因為養殖業而促成許多新的低氧地區。
目前,最大的死亡區是在波羅的海所測到八萬平方公里海域,緊隨其後的是在美國密西西比河入口處開始的墨西哥灣。而歐全密集的死亡區的面積,加起來更達到二十五萬平方公里。
全球共同危機
路易斯安那大學海洋協會執行長拉巴萊斯表示,她對死亡地帶增多一事並不感到吃驚。她說,許多已開發國家在發展過程中,一直把肥料與廢棄物倒入河水中視為理所當然,而今的發展中國家只不過是在重複已開發國的腳步,做相同的事。拉巴萊斯表示:「這並非某地或區域性的問題,死亡地帶實際上是全球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