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修習止觀,能去除所有執見的利益,已介紹三項,最後再說明「去除舊的煩惱,新的煩惱也沒有生起」的內容。
四、故惑除,新惑不生
假使能於修學止觀時,隨著念頭,逐步檢驗有沒有「因成假、相續假、相待假」之執取相,並能以析空觀、體空觀、次第三觀、一心三觀等四觀,體達一切皆是虛妄的,性與相俱空,豁然引發見真之象貌,即是見到真理之相。只有「舊病消除,新病不發」,才能進入見道諦,成為聖人也。
以下,以天台四教來論述「破除見惑的階位」:
*三藏位
依三藏教的教法,修總相念處(1)、別相念處(2),來調伏四顛倒。若不生執著世間的常、樂、我、淨四顛倒,就能發起煖、頂、忍、世第一法的四善根(3),成就能進入見道的方便位等;若能進一步破除各種見惑煩惱,就可以證得初果。
*通教位
若依通教的教義,調伏見惑煩惱,是進入通教的行位酖酖乾慧地。乾慧地,未顯發真諦的理水,乾有智慧,故得乾慧之名。與藏教的五停心觀、總相念處、別相念處等三階位齊。若能透過乾慧,獲得煖法乃至世第一法,無生方便,解慧善巧,相似得無漏性水,調伏見思惑,即內凡位,與藏教四善根位齊,就是第二地「性地」也。若能進一步,從世第一法轉入無間三昧,因為八忍具足),故名八人(4)地。
註:
1.總相念處:即總觀四念住之無常、苦、空、無我之共相之位。
2.別相念處:一面觀身、受、心、法之不淨、苦、無常、無我之自相,同時觀無常、苦、空、無我之共相。
3.四善根:煖,係以光明之煖性為譬喻;此位可燒除煩惱,接近見道無漏慧。頂,又作頂法,於動搖不安定之善根(動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絕頂位,乃不進則退之境界。忍,又作忍法,為確認四諦之理,善根已定,不再動搖(不動善根)之位,不再墮落惡趣。世第一法位,又作世第一法,為有漏世間法中能生最上善根之位。以上,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種善根,以能生見道無漏之善,而成為其根本,故稱善根。
4.八人:人者,忍之意,謂三乘之人共同自世第一法,進入於十六心見道,正斷見惑之八忍位。所謂八忍位,即見道之苦法智忍、集法智忍、滅法智忍、道法智忍、苦類智忍、集類智忍、滅類智忍、道類智忍等八忍。(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