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小百科】 痔瘡光擦藥會好嗎?

賴香螢藥師 |2008.08.17
12300觀看次
字級

◎賴香螢藥師

痔瘡以「痔」形成的位置分三種:長在肛門齒狀線以內,叫「內痔」;長在齒狀線以外,叫「外痔」;內、外痔混合發生的,稱為「混合痔」。

齒狀線以上的肛門黏膜與內臟一樣,對疼痛較不敏感,所以內痔患者一般疼痛不明顯,常見的症狀是便血和脫肛。

齒狀線以下肛門黏膜的感覺跟體表肌膚一樣,對疼痛相當敏感,所以外痔患者肛門出血、疼痛和感染比較明顯。

一般而言,輕度或無症狀的痔瘡並不需手術治療,只要注意飲食及生活調整,避免刺激性食物,預防便秘或下痢,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久站、久坐及久蹲;便後以溫水清洗,避免擦拭肛門,溫水坐浴以促進血液循環等,緩解痔瘡情形即可。

痔瘡的治療,可分為保守療法及外科療法。保守療法包括飲食及藥物治療,其療效不大,建議多喝水、多攝取高纖維性食物及具有潤腸通便涼血的涼性蔬菜和水果類食品如:香蕉、梨子、綠豆、絲瓜、全麥穀類等;少攝取刺激性食物;忌長期食用精細糧食。

藥物治療一般使用的肛門栓劑、肛門軟膏,有止血、收斂、消腫、止癢、潤滑等作用。口服藥有止痛劑、軟便劑,發炎者投予抗生素,貧血的病人則給予補充鐵劑。

中度脫垂性內痔可用非手術的外科療法移除,如橡皮圈結紮、紅外線燒灼、硬化劑注射、肛門擴張術、低溫冷凍等。嚴重的痔瘡則須以外科手術切除。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