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頻傳 祈福天燈應注意安全

 |2006.02.14
5994觀看次
字級

台灣各地在每年元宵節時,依慣例都會施放祈福天燈,但前天卻在各地釀災。

例如:中正機場邊坡,因天燈掉落而引發二十七年來最大火災,影響十三個航班降落,機場被迫關閉三十二分鐘,北跑道甚至為此關閉了三個小時。再看另一則新聞,台北縣黃姓縣民前晚開車載友人北返,行經二高苗栗竹南路段,突見天燈從天而降,掉落在車道中央,他驚嚇之下,車輛失控翻覆,車上六人有三人受傷;其餘尚有三十餘件天燈墜落事件。

因此,施放天燈時應該先檢查燈體有無破損,放天燈的地點也必須是空曠處,才算安全。事實上,天燈又名「孔明燈」,相傳為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孔明)所創,當初為了傳遞軍情,遂利用熱氣上升原理製作燈盞飄浮於空中,造成錯誤的「星象」資訊,用以欺騙司馬懿大軍。後來逐漸流傳至民間,成為凡人向上天許願祈福的媒介。

在上元節(元宵節)放天燈,有「上達天聽」,向天官祈福之意。根據台北縣平溪長者所述,天燈的施放傳統始自道光年間,安溪移民陸續到達文山地區開墾,那時有盜匪作亂,騷擾聚落,平溪人只好避難山中,待危機過後,才由留守村中的壯丁以天燈為信號,通知鄉人返家。後來,時局雖已安定,放天燈卻保留下來,成為地方民俗。

天燈飄浮的原理與熱氣球相同,都是利用熱空氣之浮力使球體升空。所以只要將球內之空氣加熱,讓球內一部份空氣受熱膨脹後從球體溢出,使得球內空氣密度比外部空氣小,此時,充滿熱空氣的球體就能飛起來了。

天燈既然是凡人向上天許願祈福的媒介,便應該以「誠」以「善」,小心使用,並特別要注意安全,才能達到祈福的目的。王自強(高雄市/文藝工作者)

省下天燈錢 為貧困孩童祈福

元宵節各地燈會熱鬧登場,平溪天燈、鹽水蜂炮、台東炸寒單,燦爛燈火照亮全台夜空,燄火爆竹的煙霧製造了大量二氧化碳汙染了這愈夜愈熱鬧的元宵夜,人們在炮火中享受刺激的快感,往往樂極生悲釀成不幸,留下遺憾。

例如:台東炸寒單,至少五、六十位民眾被鞭炮炸傷,其中多人皮開肉綻,送醫急診;台南的蜂炮現場有一百五十餘人受傷向臨時救護站求助;更糟的是竟有天燈飄落中正機場跑道引起大火,還一度危及進場雷達,險象環生。

民俗活動固應傳承其文化,但若造成不當的浪費即需重新衡量其必要性,光是台南的台灣燈會總經費即達一億四千萬元,遑論北、高等大都會!如此不顧環境保護與安全,政府可以冷眼旁觀嗎?

「台灣錢淹腳目」的富裕時代早已過去,在三個月間十幾戶全家自殺、七萬孩童沒錢吃營養午餐、十幾所山地國小面臨裁撤的今天,再多的天燈、蜂炮都無法為人們祈到福佑;來年就請相關單位節制些,省點錢濟助窮苦人家、支援山地學校、贊助文化活動,都比用爆竹「燒」掉有意義。關懷(台北市/退休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