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二年第七回「台展」西洋畫部審查員小澤秋成,出品三幅「高雄風景」參展,「渡船場之花」即其中一幅。小澤秋成畫高雄,喜歡選取海岸的角度來烘托高雄港新貌,特別是旗津半島總是成為高雄港視野的一部分,「渡船場之花」就是畫家塔上渡輪前往旗津一探究竟之下的作品。
這座小澤秋成畫筆描述過的高雄市濫觴的「旗後」,反而從圖中看不出高雄發祥地的古厝,卻見岸邊日式木造店家,是乃時代轉型中街景的自然變化。水電設施已邁入近代化的旗後,原來無一物的天際,因為電線桿而交織出井然有序的天空線。
渡船場在街的盡頭,沒有護岸堤防,只有簡便的棧橋,但已夠小渡船停泊之用。渡船是台灣的小漁船,從哈瑪星、鼓山漁港等地都有渡船往來接駁,因水道不寬波平浪線,畫家往返兩岸之間,以悠閒心情於現場寫生。
渡船場之花栽植在旗後渡頭,一艘渡船即將靠岸,著和服的日本女性和小童,面向渡船場之花,頗有春日雰圍。岸邊已有數艘渡船蓄勢待發,透露著忙碌景象。
從前一年(一九三一年)小澤秋成參與「台展」第六回西洋畫部審查以後,一直滯留在台灣,渡過一九三二年的高雄迎春季節,「春之湊町」與「渡船頭之花」都是當年度早春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