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路透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二十六日正式宣布,延長部分中國工業與醫療產品的關稅豁免一年,至二○二六年十一月十日,這是美中領袖十月在釜山會談後達成貿易休兵協議的其中一環。
USTR在聲明中指出,此次延長是依據白宮十一月一日公布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的「歷史性貿易與經濟協議」而作出的決定,正式確定延長既有豁免。
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曾以北京的智慧財產權做法為由,依據「三零一條款」對中加徵關稅。相關豁免在過去一年多來多次延長,原定於十一月二十九日到期。
這次豁免範圍涵蓋十四項與太陽能產品製造設備相關的項目,以及一百六十四項涵蓋廣泛工業與醫療用途的產品,包括電動機、血壓監測設備、泵浦零件、汽車用空氣壓縮機以及印刷電路板等。
美國民主黨籍夏威夷眾議員德田近日宣布提出一項法案,主張取消對印太地區等四十國盟友的關稅,包括台灣、日本、菲律賓與南韓。
德田於當地時間二十四日發布新聞稿,宣布提出「印太夥伴暨盟友關稅撤銷法案」,主張取消對「南韓、日本、菲律賓與台灣在內等四十國施加不必要且產生反效果的關稅,以此重新確立並強化彼此盟友關係」。
德田是眾議院「美國和中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委員,她批評:「在中國共產黨的經濟與軍事威脅加劇的情況下,美國不能向盟友發出混亂訊號。對盟國課徵關稅,與美國的安全與經濟利益背道而馳。」
她指出,關稅也會對美國消費者與企業造成負面影響,並表示:「這項法案將有助於支持美國對盟友的安全承諾,與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