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COP30)巴西時間21日進入最終日,各國最高談判代表自早上11時起展開冗長會議,但是針對「脫離化石燃料路線圖」等敏感議題,已開發國家如歐盟與產油國之間,始終無法克服巨大分歧。截至當地晚間10時,仍無法達成共識、最終協定難產,延後閉幕展開「延長賽」。
化石燃料議題為何難解?希臘談判代表、環境能源部自然與水資源署祕書長瓦雷利迪斯(Petros Varelidis)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歐盟有很大的減碳企圖心,但金磚5國(BRICS)沒有,阿拉伯國家也表達反對。他說,由於20日會場發生火災,造成談判一度停擺,加上現在協商卡關,恐怕到周日才能產出協定。
雙方陣營分歧巨大,產油國家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揚言若協定提到「化石燃料」字眼,談判便會破局;而歐盟立場同樣強硬,表示由於雙方看法如此不同,本屆峰會可能「在沒有達成協定下閉幕」。
氣候峰會主席柯利亞(Andre Correa do Lago)呼籲190多國談判代表尋求共識,不要追求誰輸誰贏,「因為我們知道,如果我們不加強(氣候行動),所有人都會淪為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