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水庫設置水面光電引發民意反彈,在野黨立委近期提出一連串修法,包括《環境影響評估法》、《發展觀光條例》、《國家公園法》、《地質法》等修正草案,明定在特定區域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立法院院會先前無異議逕付二讀,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本周將召集協商討論。
行政院指出,目前環境部已在研議修訂水面型光電環評標準,正參考國際各國的標準以科學方式來討論規畫,9月以來持續收集社會意見,正在歸納整理階段。
風雨掀翻光電板 催動修法
丹娜絲颱風今年重創中南部,大量光電板不敵強風豪雨被掀翻,民眾黨團提出《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正草案,明定在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或脆弱敏感區域等地點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水面型太陽光電系統累積設置裝置容量1萬瓩以上,或者累積設置面積5公頃以上者,應依該法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此外,國民黨立委翁曉玲上會期提案修法,禁止在國家公園鋪設大型光電和風機設備,隨著高雄美濃大峽谷及多地光電板遭到質疑破壞生態,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林倩綺等人近期也陸續提案。國民黨團書記長羅智強表示,光電亂象動搖國本,甚至變成貪腐淵藪,國民黨團會持續推動相關改革法案。
民進黨團幹事長鍾佳濱指出,水庫光電卓揆已宣布在疑慮釐清前,暫時不去施設;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說,他早在2022年就阻擋不當設置的大潮溝案,後續也成功擋下,當時他就主張台南七股已承擔過多光電設施,應該納入總量管制,對於漁電共生、違法小兩甲案都應該加嚴查緝。
水質PFAS濃度 環境部訂規範
光電板議題持續引發討論,不少民眾憂心水質有問題,恐影響飲用及灌溉。監察院審計部表示,環境部先前未於飲用水水質標準規範PFAS濃度,經追蹤已增訂標準值及相關管理規定;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則是未將砷、汞等重金屬納為灌溉水質檢驗項目,要求改善後已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