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翊凱/台南市台南一中二年十八班
這次大掃除時,我無意間拾起一張泛黃的照片。照片中,十八個學生笑得開懷,唯獨我一人害羞地站在角落,彷彿與世界多了一些距離。我想起那是多年前拍下的照片,從前的畫面隨之湧現。那些壓在心底的抑鬱,早已被時間的洪流沖淡,而化解後留下的甘甜,成了心底的圓滿。
盛夏前天氣多變,這是最難捉摸的時刻。開學第一天,滿校園都是金髮碧眼的深邃面孔,我不是在台灣,而是在異國遊學。走進教室時,只見大家彷彿早已相識,熱烈交談,流利的英文一句句飄進耳裡,卻來不及進入我的腦中就消散無蹤。好不容易撐過上午課程,突然看見全班離開,我也迷迷糊糊跟著走進餐廳。模仿大家領取自助餐後,我用笨拙的英文詢問座位,只見對方隨口指了一個方向,我便乖乖坐下,不敢有意見。
起初,我還困惑為什麼附近一個人也沒有,直到一群幼兒園小孩嘰嘰喳喳地湧到我身旁坐下,我轉頭一看,剛剛指路的那個學生正捧腹大笑。那時,無處發洩的怨恨和無力感瞬間掐住我的喉嚨,眼淚奪眶而出。我狼狽地逃離現場,那個人戲謔的神情深深烙印在我腦海中。
回到宿舍後,我曾想要逃學,但是隔天仍不情願地踏進校園,每一步都踩著昨日的陰影。我試著用書本築起小小的世界來躲避現實,卻因為英文程度不足,被安排參加學校主辦的英文加強課。意外的是,我在那裡遇見同樣有困難的同學。一次次的小說導讀,不只讓我逐漸聽懂、讀懂英文,也讓我從同儕互動與師長教導中,看見善意和溫度。漸漸地,中午的餐廳不再是惡夢。我和朋友同桌而坐,在笑聲中露出真心的微笑,也開始慢慢融入班級,參加飛盤社、卡牌社,在校園裡找到同伴,不再覺得孤單。
如今,我再次凝視那張照片,那個羞怯、無所適從的孩子,已經不是現在的我。那一年,我看見的不只是惡意,更看見願意伸出援手的朋友,以及願意接納我的溫柔。我心中有的,只是無盡感激。我想對當時的自己說:「謝謝你那麼勇敢。」更期許未來的自己,能帶著溫暖與感謝,在人生的旅途中,遇見更多同行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