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少子化衝擊高教招生。台大校長陳文章表示,希望藉《大學法》修法,解放並推動「學碩一貫學程」,目標鎖定高中生,由各系訂定相關標準,讓高中生入學時就多一種可選擇方案,預計對學生實習、就業都有幫助,也有助於招募外籍生。
台大日前召開校務會議,陳文章在會後受訪時提到,目前雖有大學科系推動「學碩五年制」,但主要精神是讓碩士生提早畢業,且在大學階段才能提出申請;然而目前很多國外大學都設有學碩一貫學程,讓高中生進入大學階段時,就多一種選擇方案。
陳文章說,現行不少高中生高三時就接觸大學課程,大二、大三就開始專題研究,若能透過學碩一貫方案延伸至碩士班,學系有更多彈性規畫,學生也能更早規畫就業。
陳文章也提到,台灣現在面臨少子化,需要引進外籍生,若台灣能比照國外,提供AP等進階先修課程、學碩一貫制度,相信對招募外籍生以及優秀學生留才會很有幫助。
陳文章還說,大學應與中學端建立更多連結,因此台大也辦理高中生進階課程系列五年試辦計畫,一一四學年上學期,已有建中等五校、一百三十四名學生選讀,若辦理成效佳,不排除擴展到其他縣市中學。
對此,教育部表示,台大若想針對高中生推動學碩一貫,涉及《大學法》、《學位授予法》修改,必須與各校凝聚共識、收集意見,提出配套機制後才能據此修法。在尚未修法前,學校還是可以彈性開放學士班學生修習研究所課程,並於正式升讀碩士後,依校內規定採認學分。
教育團體則認為,營造國際化的師資與環境,才能藉由鬆綁法規真正吸引到學生。
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指,法律本就應該給予大學學制更多彈性辦學,但台大憑什麼搶世界上的好學生,絕不是只要求學制鬆綁而已,也還包括國際化的課程、師資,都得問台大「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