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將於今日舉行。圖為三中全會時,中共中央七常委進場的畫面。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共四中全會將於二十至二十三日舉行,這次二十屆四中全會預計是「開會三件事」,即舉旗幟、畫藍圖、修框架;這三件事分別代表思想理論、方針政策、國際戰略。
這屆四中全會有三個重要性,一是兩次中共黨代會即二十大、二十一大間的中程會議;二是在兩個五年規畫交接時刻,是要定分守際、安身維國的關鍵時刻;三是在內外局勢急變下,又到重要轉折路口,舉旗行路,就突出重要性。
看齊毛澤東
不再加前綴
中共建政以來旗幟甚多,這次四中全會將打出的旗幟是「習近平思想」,但有三個不同,一是不會再列出一大串主義思想理論去講來源和傳承;二是不再加前綴,也不找替代,就是思想和名字那五個字,跟毛澤東看齊;三是過去一打旗幟,必強調其政治宣言、思想綱領、行動指南三大重要性,今次會前傳出,理論家為其有具體定位,即「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強大精神力量」。今次「習近平思想」出台,有一波波理論準備,直到四中前夕,還在整理「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歷史思想」,說明是一個理論工程。
再看畫藍圖,即四中的核心議程,主要審議有關第十五個五年規畫(十五五規畫)的建議。程序上,先拿出一份規畫的框架稿,經中央全會定為建議,國務院據此建議拿出五年規畫草案,交給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即為國家發展規畫,所謂「黨的主張經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
今次藍圖會如何畫呢,主要還是定目標、定方針、定政策、定任務,可稱為四定。
定目標,主要粗線條的目標,即是「中國經濟在現有發展基礎上,錨定二○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前進目標」。
再看定方針,將突出三個理論提法,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是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力量之源;二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三是超大規模市場和創新驅動發展相互促進、良性循環,是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強大引擎。
內外局勢險
要守住防線
再看定政策,新的有三點,即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和人才紅利、消費擴容升級等政策。至於任務,都是跟著目標、方針和政策而來,通常會有九大或十大任務。
最後修框架。這不在議程內,但會貫穿會議始終,這有領導人的要求在先,即今次制定第十五個五年規畫,都要以「全球視角」進行,最終修復甚至重搭國際戰略框架。
引北京學者兩段判斷,一是美國霸權正以肉眼可見方式緩慢而持續衰退,但仍透過關稅、技術封鎖等全力打壓中國。另一是指美國經濟正站在衰退邊緣,政府停擺、貿易保護主義、政治內耗與市場信心脆弱形成惡性循環。中方需保持警惕,平衡風險與機遇,守住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