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我國第一次有選手參加洛杉磯奧運迄今已有76個年頭,其中經歷了國民政府時期的「中國奧會(1932~1948)」,爾後近30年「一國兩會(1952~1976)」的紛爭,到現在「中華台北奧會(1981至今)」。除1952、1976、1980台灣因政治因素未參加奧運,楊傳廣、紀政、蔡溫義、陳詩欣、朱木炎、中華成棒隊及射箭先後為台灣搶下了多面獎牌。
【1960年羅馬:1銀】
1954年亞運田徑代表隊選拔,楊傳廣報名跳高和跳遠都名列第2,若依選拔辦法每個項目只錄取一名,楊傳廣兩個項目都無法入選代表隊,但當時召開選拔會議時,有委員認為楊傳廣具有潛力,建議將楊傳廣列入備取名單。
當時田賽教練詢問楊傳廣過去嘗試過的田徑比賽各項目的最高成績,楊傳廣將腦中記得的成績說出來,教練發現楊傳廣已經接近全國紀錄5887分不遠,這塊瑰寶差點就被捨棄。
教練團決定楊傳廣應該專攻十項全能運動,至於他那另外3個從來沒有測試過的跨欄、←竿跳與長跑項目,由教練團們開始指導。
1954年亞運十項全能比賽,「沒沒無聞的楊傳廣以25分之差打敗衛冕的西內文夫」,拿下中華民國在亞運的第一面金牌。這一戰使得楊傳廣一朝成名,「亞洲鐵人」從此成為楊傳廣的代名詞。1960年羅馬奧運會奪下十項銀牌,成為華人第一位在奧運會中奪牌的選手。
他更厲害的是1960年以8426分打破世界紀錄;1963年創下9121分世界紀錄,當時的十項運動計分表有多項已被楊傳廣「破表」,使得國際田徑總會多次修改計分表。
楊傳廣2005年獲頒中華民國二等景星勳章,2007年病逝於美國洛杉磯。
【1984年洛杉磯:1銅】
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中華民國經過艱辛的正名運動,以中華台北奧會名稱重獲國際奧會會籍後,重返奧運。該屆蔡溫義獲得男子舉重60公斤級比賽銅牌為最佳成績,而棒球在示範賽中獲得銅牌。
蔡溫義當年在60公斤級的比賽中,挺舉成績147.5公斤,抓舉125公斤,總和272.5公斤,摘下銅牌。儘管有人認為蔡溫義的舉重銅牌是因為東歐強權的抵制沒參賽,才能幸運摘牌,但舉重也成為國家體育發展的重點項目。
由於當時台灣仍然在戒嚴狀態,台灣的電視台在播出頒獎典禮時被迫後期加工,以黑旗覆蓋兩面五星紅旗。
蔡溫義在贏得奧運銅牌之後,轉向教練發展,並且開始帶動起女子舉重的風氣,培養出陳淑枝、陳瑞蓮、朱南美、吳美儀等女子舉重好手,橫掃亞運、世錦賽等大小賽會,也為2000年雪梨奧運女子舉重摘下1銀1銅的成績,奠下基礎。
蔡溫義民國73年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不過,在雪梨奧運之前,發生了陳瑞蓮、吳美儀使用禁藥風波,蔡溫義身為教練,難辭其咎,也讓他的舉重生涯未臻完美。
【1996年巴塞隆納:1銀】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首度將棒球項目列為奧運正式比賽項目,有8國參賽。中華隊以5勝2負的戰績獲得預賽第3名晉級;交叉決賽擊敗日本晉級冠軍戰;冠軍戰則以1:11,十分之差敗給古巴,獲得銀牌,為台灣棒球運動史寫下最輝煌的成績。
1984年奧運將棒球列入表演項目,中華棒球代表隊第一次在奧運會亮相,銅牌戰以3:0擊敗南韓,奪得銅牌。
2008年的北京奧運是第5度舉辦棒球項目。過去4屆,古巴奪得3次的冠軍(1992年巴塞隆納、1996年亞特蘭大及2004年雅典奧運),2000年雪梨奧運則由美國贏得金牌。中華隊上屆2004年雅典奧運中只獲得第5名。
2012年奧運由倫敦舉辦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在新加坡的年會中以不記名投票的方式,決定從2012年倫敦奧運開始取消棒球和壘球2個競賽項目。雖然棒球比賽仍有機會在2016年重回奧運殿堂,但坦白說機會不大,2008年的北京奧運很有可能就是棒球賽最後一次出現在奧運會場上。
1992年奧運棒球銀牌英雄榜:總教練李來發,教練高英傑、林華韋、楊賢明,技術顧問吳祥木,隊長江泰權,投手郭李建夫、羅振榮、蔡明宏、林朝煌、鍾宇政、黃文博;捕手白昆弘、陳執信、張正憲;內野手王光熙、黃忠義、張耀騰、羅國璋、古國謙、吳思賢、林琨瀚;外野手江泰權、張文宗、陳威成、廖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