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River
楊子瑤/新竹縣科學實驗中學九年三班
每到夏天,天氣炎熱,人們都會選擇躲在冷氣房裡。記得小時候,當我還不懂得向「冷氣」投懷送抱時,常常被送往桃園的阿婆家避暑。她總會挑個萬里無雲的日子──也就是雲朵被太陽震懾得足不出戶時,帶我去附近的公園走走。
印象中的夏日是黏稠的,不只膠狀的柏油路生無可戀地癱在地上,就連空氣中也浮著一股無形的力量,像口香糖似地徘徊在背部與衣衫之間。夏天,就這樣被兩種「膠水」定格在溼熱難耐的記憶裡。
終於熬到走進公園,只見萬物皆藏在婆娑樹影間安養生息,撫慰著被驕陽燒灼的傷口。知了不知躲在榕樹何處鼓瑟,震動著翅翼,將世界調成相同的音頻。沉浸在夏日的噪音裡,我逐漸感到頭腦昏沉。突然,一道道水柱喚醒了沉睡的公園,也濺溼了人們的衣袖。
夏日午後的噴泉秀宛如吹笛手,召喚著公園裡的小朋友們脫下鞋襪,著魔似地渾不顧腳底的赤裸,衝進狂舞的水柱中,踩踏著晒了一個早上的花崗岩地板。我正盡情感受沁涼而親切的水柱撫過腳緣,降落的水點澆熄一身燥熱,自己已然置身暴雨中央。我試圖用腳丫抵住出水口,妄想與強勁水柱抗衡,結果它悄無聲息地繳械投降。這場短暫的噴泉秀就像夏日午後的雷陣雨,突如其來地降臨,也悄然無聲地結束,只留下一身溼透的涼意。
原來那是公園中央廣場的定時噴水秀。水柱有時一飛沖天,有時匍匐於地;有時一柱獨舞,有時整齊劃一地在空中旋轉,宛如一支華麗的圓舞曲。
童年的記憶告訴我:夏天的樂趣從不僅限於冷氣房內。對我而言,在暑氣鈍化感官時,與噴水秀共舞、在水花中盡情釋放熱情,任清涼滲透進末梢神經,感受酷暑被驅散,便是夏天最棒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