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用廚房
有用廚房日前受邀赴台南下營區農會講課,擔任農業整合諮詢輔導體系計畫的農會推廣人員專業培力工作坊講師,說是去講課,其實收穫更多。
農業部技士潘芃諭分享台灣農村地區重要的基層組織,包含「家政班」、「產銷班」和「四健班」,家政班專注於改善農村婦女生活,提供家政、營養、環境衛生等教育。 產銷班是輔導農民共同生產、銷售與加工,以擴大經營規模、降低成本並建立品牌。四健班則是針對青少年,透過技能訓練、標竿學習及公共服務等方式,培育農業專才並鼓勵青年留農。
這三個班在早期社會中,涵蓋了對社會中的婦女、男性以及下一代的照顧與教育,可以說男女老幼都有所去處。想一想還有點羨慕,現在都會區雙薪家庭的孩子,放學後多數是往安親班和補習班前進吧。
有意思的是農村推動家政推廣(home economics extension)的成人教育,從民國四十五年起迄今已逾半世紀,這在當時民風相對保守的農村可稱是一項社會運動,但時至今日,社會脈動已與當時大異其趣,因此家政推廣工作也與時俱進,從過去主要於鄉村推動性別意識,轉為促進鄉村女力轉型與升級、提升其社會參與,展現在地女力豐沛能量。
工作坊內容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食農教育、相關農業政策等重要議題,也辦理在地人才師資培訓,期望深入農村的種子師資能傳遞相關知能。
有用廚房因為橫跨農業二級產業,並因為需要狹路求生而衍伸出商業活動,因此對農產品加工製造和產品開發,以及諸如產品包裝、定價策略、資訊傳播、通路推廣等商業活動有一些經驗,便忝為人師,應邀分享一路走來的闌珊步履。
有用廚房團隊是由不同專長的社區夥伴組成,有的擅長產品開發、有的擅長手作料理、有的擅長品牌行銷、有的擅長食農教育,所以夥伴們彼此可以在各自熟稔的領域互相交流學習,團結力量大。這剛好跟培力工作坊的主軸不謀而合,參與工作坊的農會家政指導員,也是都在擁有一身好手藝的背景下,仍持續擴大生活圈,拓展視野、增進知識,以積極創新的精神持續學習。
工作坊中最讓人眼睛一亮的,就是現場的指導員們,在聆聽有用廚房的家政推廣永續發展課程,以及嘉義大學馮淑慧講師的特色農產品加工體驗後,都可以在分組團體討論後,集思廣益的結合在地物產並發揮行銷創意的方案,為在地農特產品提出有原創性的分享,相信他們能將所學再擴散分享給學員,也感謝農業部和婦權會的邀請,讓有用廚房認識一群散布在各地農會的民間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