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陪玩會共感 AI機器人逗樂病童

 |2025.10.15
69觀看次
字級
白色流線三角形的機身,設計為方便兒童擁抱。 圖/取自FB@Robin the Robot
羅賓與愛莉卡(左)和她的女兒瓦倫蒂娜(中),在專科兒科醫院交談。圖/美聯社
羅賓陪伴孩子互動聊天,就像他們信任的夥伴。 圖/取自FB@Robin the Robot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面對醫護人力吃緊與病童的孤單焦慮,人工智慧(AI)不只是冷冰冰的科技,在美國多家醫院,一位會微笑、會共感、會記得孩子名字的機器人「羅賓」(Robin the Robot),正重新定義「照護」的意義。

美聯社報導,在美國麻州大學紀念兒童醫學中心,6歲的魯卡(Luca)被診斷出白血病後幾天,在醫院走廊遇見治療機器人(therapeutic robot)羅賓,「盧卡,你好嗎?」這個帶著童音的機器人問候他:「好久不見!」盧卡的母親雪杭(Brazil-Sheehan)回憶道:「兒子的臉立刻亮了起來,因為它記得他。」

羅賓被設計成7歲女孩,在療養院與醫院兒科病房幫助長者與兒童減輕恐懼與壓力,提供情感支持與陪伴,同時協助緩解醫療人力不足壓力,5年前推出後已出現在加州、麻州、紐約與印第安納州等30多間醫療機構中。

身高方便擁抱 還會搞笑逗趣

開發羅賓的Expper Technologies執行長卡琪安(Karen Khachikyan)表示,護理師與醫護人員工作過度繁重,經常無法陪伴病患,羅賓可幫忙承擔這部分需求。目前羅賓有30%自主運作,其餘部分由遠端操作團隊控制,在臨床人員監督下運行。每次互動能累積數據,讓它能逐步優化,最終能獨立運作,也符合醫療隱私規範。

身高約120公分的羅賓,白色流線三角形機身是為了方便擁抱而設計,在橙縣HealthBridge兒童醫院,它拜訪一名車禍受傷的青少年,播放他最愛的歌曲〈No Fear〉,醫院走廊上,羅賓戴上搞笑眼鏡逗樂一位小病患,它還能陪小病人玩簡化版井字遊戲。

語言治療師蘇菲亞(Samantha da Silva)說,病人看到羅賓會眼睛發亮,它不僅記得他們名字,還記得他們喜歡的音樂。羅賓還能「對應」交談對象的情緒,病人笑它就笑,病人難過,它也有同理的表情。

因為童年孤單,卡琪安在攻讀博士時開發羅賓,希望打造一個能成為「朋友」的機器人,最初在不同產業測試,直到有投資人建議用於兒童醫院,才真正找到定位。

科技不再冰冷 有溫度會關懷

從2020年在洛杉磯加大瑪特兒童醫院試點開始,羅賓的個性與回答都隨著與孩子們互動而持續演化,卡琪安笑說:「我們問羅賓最喜歡的動物是什麼,一開始它回答狗、貓,孩子反應平平;直到有次說『雞』時,全場大笑,從此羅賓就愛上雞了。」

AI逐漸進入醫療現場,從記錄病歷到陪伴病患,科技不僅改變醫療流程,也重新定義「關懷」的形式,羅賓只是未來醫療新時代的一個縮影,當機器人能學會理解情緒,也許離「有溫度的科技」又接近一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