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生命故事 頭髮博物館熄燈 |2025.10.14 語音朗讀 5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頭髮博物館創辦人庫恩,致力於收集和整理髮絲藝術品。 圖/取自網路這個頭髮做成的花圈,環繞紀念一位逝去少女的詩篇。圖/美聯社頭髮博物館收藏的刺繡作品。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傳說保有來自美國歷任總統、好萊塢巨星瑪麗蓮夢露髮絲的美國密蘇里州獨立市 「蕾拉頭髮博物館」(Leila's Hair Museum),因創辦人去年過世,家人正將館內超過3000件收藏分送到全美各大博物館,而這座獨特據點也將因此熄燈。這座博物館內的玻璃展示櫃裡陳列用逝者頭髮編織的項鍊、手表帶,然而,創辦人蕾拉.庫恩(Leila Cohoon)去年11月以92歲高齡辭世。她的孫女琳賽.伊凡斯(Lindsay Evans)接手後,正忙著將超過3000件的收藏,重新分送至全美各大博物館,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及華府國家婦女藝術博物館。守護19世紀人髮藝術品傳統庫恩的收藏起源於1956年,當時她在購買復活節鞋時,於一家骨董店看到一個金色相框裡的花形髮絲裝飾,開啟她的收藏之旅,這件髮飾現由伊凡斯保留。這種藝術最盛行於19世紀中期,女性會將逝者的頭髮編成首飾或花圈以寄託哀思,並藉此記錄家族歷史,到了1940年代,隨著照片普及,這項藝術逐漸沒落。隨著文化規範和人們對透過頭髮進行紀念的態度轉變,頭髮博物館守護著這漸漸被遺忘的傳統、正消失的藝術形式。她致力於收集和整理這些藏品,確保子孫後代能夠繼續探索頭髮的豐富歷史和藝術魅力,並寫書、開班授課培養新一代藝術家,許多髮絲作品都放在精美相框裡。庫恩與丈夫甚至將舊車行改裝為博物館展示收藏,伊凡斯透露,祖母對花費一直守口如瓶,但估計整體價值可能超過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70萬元)。休士頓國家殯葬歷史博物館館長基尼(Genevieve Keeney)特別關注其中紀念逝者的珠寶,包括一枚保存1811年7歲女童髮絲的小別針,基尼表示:「教育大眾理解失去的真實感受非常重要,社會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夠。」但對伊凡斯而言,整理祖母遺藏既是重負,也是療癒:「我希望更多人能看見這些作品,因為那是她的願望。」在數位時代,人們習慣用影像記錄生命,卻忽略「觸感」所承載的情感,庫恩用一根根髮絲將人與人之間的牽絆編織成藝術,也提醒大家,記憶不只存在於照片裡,更在那些被珍惜、保存的細微之中。 前一篇文章 強震忠犬肉身護主受傷 成瓦礫英雄 下一篇文章 全球最高齡男人瑞 歡慶113歲生日 熱門新聞 01秋節送暖 佛光人進光復祝福2025.10.0902三好校園化身賑災物資中心 菲師生協助包裝2025.10.0903VEGRUN正念路跑 法寶寺攜手竹市府2025.10.09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 6-62025.10.0805寒露重保暖潤肺膚 出門戴圍巾防寒氣2025.10.0806三代喜同堂 永和學舍重陽敬老2025.10.0807自由女神與超級月亮2025.10.0808連40天超種亮紅燈 高麗菜價恐跌2025.10.0809陳俊吉將繁花變佛身 法寶寺膠彩佛畫個展2025.10.0810【佛門攬勝】中川第一禪林:四川綿陽聖水寺2025.10.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緝毒犬抓禁品 行李箱打開全食物全球最高齡男人瑞 歡慶113歲生日強震忠犬肉身護主受傷 成瓦礫英雄貓咪神奇U型躺 像玩切割魔術警攔違規自駕車 沒駕駛無法開單12分半騎單車爬艾菲爾鐵塔 男子創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