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二○二五年佛學會考於九月二十八日舉行,由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聯合會中馬協會主辦,吸引一千七百三十四位成人、佛光會員、中小學生及青年等不同群體,於實體及線上同時應試。
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人間社記者圓智仁嘉隆報導】馬來西亞二○二五年佛學會考於九月二十八日順利舉行,由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聯合會中馬協會主辦,吸引一千七百三十四名考生,涵蓋成人、佛光會員、中小學生及青年等不同群體應試。此次考試不僅展現了佛法教育的普及性,也體現了跨越年齡層的佛學實踐。
考試參與者來自中馬協會二十九個分會,包括東禪區、吉隆坡區、巴生區、八打靈區、瓜拉雪蘭莪區等各大分會。考試形式包括實體及線上方式,讓考生在不同地區共同參與。
佛法智慧
成為心中明燈
考試前,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透過線上,對所有參與者進行勉勵。他以近日台灣花蓮洪災為例,談及無常和佛法實踐的重要性,並指出在災難中表現出來的自發救災行動正是「人間佛教」慈悲精神的具體體現。
覺誠法師在勉勵中強調,佛學會考不僅僅是對佛學知識的考察,更是對信仰實踐的挑戰。他為考生送上三道門的指導,分別是「解門」、「行門」和「宗門」。他指出,佛學會考是「解門」即知識的學習,但更重要的是「行門」的實踐,並且不僅要學習佛法,還要將其落實於行動中。
法師分享了佛光山與馬來西亞信眾的緊密合作,向台灣災區捐送素食泡麵的例子,提醒大家應該將學習到的佛法化為具體行動,來服務社會。此外,他強調「宗門」即對佛法的信仰和行菩薩道的精神,應該照亮自己與他人的生命。
覺誠法師在勉勵中指出,佛學會考不僅是檢驗佛學知識的平台,更是提醒考生面對人生各種考驗的契機。他提到,無論是病痛、金錢、工作還是感情的挑戰,佛法都能成為我們心中的明燈,引導我們在風雨中堅定信念。
堅持信念
傳遞正向能量
他也讚揚佛光人最近舉辦的「大馬好愛與和平」跨族群演唱會,認為佛光精神應該超越種族、宗教與國際界限,傳遞正能量,促進社會和諧。覺誠法師鼓勵參與者持續學習,參加佛學班、禪修班等課程,深化對佛法的理解與實踐。
這次佛學會考由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中馬協會統籌,得到佛光青年與各界義工的廣大支持。覺誠法師感謝所有人的努力,並勉勵考生們,考試的分數不是唯一的標準,更重要的是對佛法信念的堅持。「希望大家常回佛光山,參與佛光會團隊,一同發揮佛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