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資料來源/諾貝爾獎官網、綜合外電
圖/法新社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6日揭曉,美國系統生物研究所學者布朗柯(Mary E. Brunkow)、美國生物科技公司索諾馬生醫顧問藍斯德爾(Fred Ramsdell)、日本大阪大學學者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共獲殊榮,表彰其對周邊免疫耐受的發現。
頒獎機構、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諾貝爾委員會說,三人就防止免疫系統傷害人體的周邊免疫耐受機制,具開創性發現。他們發現免疫系統的「守衛」,即調節性T細胞,為這個新研究領域奠基,促進多項具潛力的醫學治療方式發展,其中部分已在進行臨床試驗。
調節性T細胞 提高癌治療成效
各地研究者正致力利用調節性T細胞,開發自體免疫疾病與癌症療法。外界期盼這將能治療或治癒自體免疫疾病、提高癌症治療成效,並在幹細胞移植後預防嚴重併發症,有望讓移植手術效果更成功。
布朗柯在凌晨從造訪她家的美聯社攝影師得知獲獎,表示諾貝爾委員會稍早曾打來,但她以為該通瑞典號碼是垃圾訊息,所以沒接。坂口得知獲獎後,踏出研究室時表示,備感榮譽,並在稍晚於大阪大學記者會說,獲獎是驚喜,希望該獎能幫助推進研究和患者照顧。
美聯社6日報導解釋,免疫系統有許多相互重疊系統,以偵測和對抗細菌、病毒等有害物;T細胞等關鍵免疫細胞會接受辨識有害物的訓練,但若部分T細胞發生異常,可能引發自體免疫疾病。異常的T細胞照理會在胸腺被清除,該清除過程稱為「中樞耐受」。
三位得主揭示人體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另外方式「周邊耐受」。這始於坂口1995年發現的一種先前未知T細胞亞型,現稱為調節性T細胞(T-regs),這是抑制過多免疫反應淋巴球的一種,扮演守衛的角色,尋找並且抑制反應過度的其他形式T細胞,確保免疫系統對自身組織保持耐受性。
接著2001年,布朗柯與藍斯德爾發現特定小鼠品系,老鼠基因存在突變,將該基因命名「Foxp3」,還證明該基因在人體對應基因若突變,將導致嚴重自體免疫疾病IPEX症候群。兩年後,坂口再將前述發現串連,證明Foxp3基因控制調節性T細胞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