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金剛鸚鵡打動 修車工變守護人

 |2025.09.23
27觀看次
字級
拉姆里(右1)和其他鳥類訓練師,在一片田野訓練他們的鳥。圖/美聯社
2隻金剛鸚鵡訓練中,飛過一個騎著機車的家庭。圖/美聯社
一名飼養員正清理鸚鵡棲木架。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印尼雅加達南郊城市德博(Depok)一個空曠田野,色彩斑斕的金剛鸚鵡展翅飛翔,旋即在哨聲響起後準確回到主人懷裡,這樣的場景,已成為當地鳥類愛好者每周固定的聚會。33歲的拉姆里(Albi Albar Ramli)是這群鸚鵡馴養者的靈魂人物,他雙手各停著一隻羽色鮮豔的金剛鸚鵡,車後還載著6隻裝在木箱裡等待「上課」的鳥。目的地不是商場,而是一塊被改造成訓練場的荒地,對他來說,這裡既是鳥兒的「教室」,也是愛鳥人交流的社群。

拉姆里愛鳥始於2018年,那時他僅飼養體型較小的虎皮鸚鵡,卻在社群媒體上看到金剛鸚鵡自由飛行又忠實返主的影片深受觸動。2年後他獲得一位鳥飼主信任,開始照顧一隻藍黃金剛鸚鵡「左羅」(Zoro),這段經歷不僅讓拉姆里與左羅建立深厚感情,也徹底改變人生軌道,他毅然辭去機車修理的工作,專注於訓練與照顧金剛鸚鵡。

如今,拉姆里在自家住處旁飼養18隻金剛鸚鵡,宛如經營一所「鸚鵡學校」。每隻鳥都有名字與鮮明個性:例如冠羽鮮紅的「雷克斯」(Lexus),以及頭部閃耀橙色的「維爾」(Wel)。這些名字聽來就像家庭成員的暱稱,象徵著人與鳥之間的親密關係。拉姆里每日餵食、每周清理籠舍,還細心梳理羽毛,確保牠們保持亮麗狀態。

不論飛多遠 都能找路回家

拉姆里說:「這些動物和人一樣,有的聰明領悟快、有的需要多點耐心。」他始終把自己定位為「群體的領導者」,不論鳥兒飛得多遠,最終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在大雅加達地區的比賽場合,拉姆里與兩位好友經常攜鳥參加,他並非爭取榮耀,而是享受那份「與鳥共生」的喜悅。

「我真的很愛鳥,對牠們有一種特別的感情」,拉姆里坦言:「同時,我也因能照顧這些鳥而感到自豪,若非如此,我恐怕沒有機會接觸牠們。」

金剛鸚鵡原生於南美洲,因羽色華麗與體型壯觀,常被視為異國珍禽,然而在自然棲地消失、野生族群受威脅的狀況下,雅加達郊外這片草地上飛舞的不只是鳥翼,更是人類與動物之間微妙的信任,拉姆里愛鳥的情懷不只是興趣或娛樂,更是對自然與生命的尊重與承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