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朱永清
圖/朱永清
文/李瑞來
錫蘭籍的Bhante Pannaratana法師,早於一九九三年便在瑞典成立國際佛光會瑞典斯德哥爾摩非漢語系協會,多年後,他應瑞典佛光山之邀,於九月四日再次蒞臨道場禮佛,他坦言心中感到格外激動,沒想到此生仍有因緣再次與佛光山接觸,重溫過往的殊勝法緣。
多年後再次重返瑞典佛光山,法師除了禮佛外,並接受瑞典佛光山住持覺心法師代表人間佛教研究院的專訪,談及當年成立非漢語系協會的因緣,以及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在瑞典的交流情況。
法師回憶起一九八四年
,隨同上師Pathegama Sumanarathana法師一同來到瑞典,創立瑞典Tapovanarama Temple寺院。大約在一九八九年,Sumanarathana法師應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之邀,前往高雄佛光山叢林佛學院為國際部學生授課。
「星雲大師一生致力教
育,強調以教育續佛慧命
,唯有透過教育,佛教才能不斷提升,廣度眾生。」Bhante Pannaratana法師對大師理念無比敬佩,由此結下深厚的法緣。
一九九三年,Sumanarathana法師與弟子Bhante Pannaratana再度返回佛光山,參加第二屆國際佛光會會員代表大會。當時,他們見證到國際佛光會積極關注社會福祉,透過實際公益行動,服務人群、造福社會,並以推廣人間佛教為使命,將佛法的種子播灑世界各地。深受感召之下,他們發願效法星雲大師,推動佛法普及五大洲。
在星雲大師的慈悲授意
與委任下,Bhante Pannaratana法師便回到瑞典,著手籌備成立國際佛光會斯德哥爾摩非漢語系協會,三個月後,星雲大師更親臨弘法,正式宣布協會成立,這對當地佛教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訪談中,Bhante Pannaratana法師特別讚歎佛光山在弘法上的嚴謹與創新:恪遵佛法儀制,積極推行文化教育,並透過跨宗派的經驗分享,促進宗教間的交流與理解。他認為,宗教間的互動能使彼此更加團結和諧,學會尊重與包容差異,這正是社會安定的重要力量。
交流過程中,Bhante Pannaratana法師也提出許多問題,對佛光山在瑞典弘法的經驗表達濃厚興趣。覺心法師則向他詳細介紹佛光山的宗旨為「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並進一步闡釋「人間佛教」的理念是佛陀成道在人間、說法在人間,因此佛教應走入社會、服務大眾,而非僅止於山林修行,遠離世間。
最後,覺心法師及斯德哥爾摩協會輔導法師滿容法師代表致贈星雲大師著作《佛法真義》及《獻給旅行者365日》瑞典文版給Bhante Pannaratana法師,象徵法脈相續與中外佛教的友好交流。
這次相聚不僅是一次回顧歷史的重逢,更是人間佛教在瑞典持續扎根、蓬勃發展的重要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