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金鳳
小時候,家裡環境不好,除了食衣住行的必要支出外,其餘有關自身的需求及欲望,爸媽都無力滿足我們,想要什麼,只能運用村里資源,自得其樂,比如去海邊游泳、荒郊野外拔風茹草、吃仙人果,和鄰居同齡小孩在墳地玩官兵抓強盜的遊戲等。
平時家裡的家事、農事很多,我們放學後,媽媽交代要做的事也不少,但我認真努力,用心讀書,我覺得要脫貧,唯一的辦法就是讀書,有較高的學歷,就有機會找到收入較豐厚的工作。
小學時的夢想很小,只希望能有好吃的東西,爸媽能帶我們出去玩就很滿足。有時候看到別人手上戴著手表,總是羨慕不已。爸爸知道我的期待,有天晚上他拿著原子筆,一筆一筆地在我的左手腕間,畫起一支歪歪斜斜,有時針秒針的肉表。當他完成時,我伸出手來,看到爸爸用心為我特製的皮表,雖然是假的,但我仍然開心又滿足,上學時還跟同學炫耀。
皮表存在的生命周期大約只有一周左右,隨著時間過去,便漸漸褪色,只剩不成形的表面,過一段時間,爸爸就會再幫我重新上色,這是我跟爸爸最親近的時刻,雖然父女倆的話題不多,爸爸的形象還是傳統爸爸,但我可由爸爸專注的眼神與態度中,感受到生活的意義與堅持。
上國中、高職的那些年,我們家慢慢脫貧,爸爸也買了手表給我,而我為了未來的日子過得更好,考試成績年年第一,希望能以好成績獲得好工作。多年來,我因個人努力,夢想逐步成真,學經歷皆豐足,經濟不虞匱乏,想買各式手表都有能力,但最美的記憶,還是停留在爸爸為我畫手表的畫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