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華爾街日報》21日引述一位美國政府官員獨家報導,川普政府正考慮哪些獲2022年《晶片法》補助的企業必須交出部分股權,但沒打算入股正增加對美投資的大型半導體公司,像台積電及美光。
幾位熟知相關討論的人士說,台積電高層已對一旦川普政府要求入股,屆時將如何應對進行初步商討,因應措施包括退還美國政府提供的補貼。這些人士指出,台積電此舉是這類獲《晶片法》補助的公司,反對川普政府如此做法的跡象之一。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前接受財經媒體CNBC訪問時證實,川普政府正與英特爾洽談持有其10%股權,川普政府也可能考慮入股其他公司。盧特尼克聲稱,拜登政府其實是免費資助英特爾及台積電等公司,美國總統川普則說:「我們想用錢換股權,若要給你們錢,就要分一杯羹。」
晶片法補助台積66億美元
盧特尼克的前述言論引發業界高層擔心川普政府可能也要入股台積電、美光與三星等大型晶片製造商。白宮、台積電及美光均未對此置評。
台積電因投資建造亞利桑那州廠獲美國政府補助66億美元(約新台幣2037億元),自去年底開始生產先進製程晶片。
台積電雖在拜登政府壓力下同意在該州設廠,但至今並未極度仰賴美國政府給予的財政支持。
前述美國政府官員21日指稱,川普政府目前並不尋求取得像台積電般正增加對美投資的公司股權,但那些現在沒加碼對美投資承諾的公司,則可能需要向美國政府提供股權來換取補貼,而「美國商務部目前並不尋求從台積電和美光獲取股權」。
盧特尼克已持續要求獲《晶片法》補助的企業,增加在美國的總投資額。但按照原先協議的條款,將補貼轉為股權可能面臨法律挑戰。《晶片法》規定,利潤超過某個水準時即必須與美國政府「分享」。
經濟學人:別再重押英特爾
另外,路透21日引述兩位知情人士報導,川普政府正考慮從《晶片法》重新分配至少20億美元(約新台幣617億元)來資助關鍵礦物計畫,並提高在此一戰略領域的影響力。為了前述礦物計畫而變更部分資金用途,多少符合《晶片法》要旨,因半導體產業需大量的鍺及鎵等關鍵礦物,而中國大陸正強化相關的市場管制。
除此之外,《經濟學人》21日發表專文指出,英特爾在半個世紀前是尖端科技的代名詞,也是美國技術與商業實力的象徵,如今不但跌出全球前15大晶片公司,幾乎沒有供應任何人工智慧(AI)所需的先進晶片,淪為被補助與保護的目標。美國若把希望全寄託在英特爾,恐反而削弱整體競爭力,因此應該放眼全球,並著手解決台積電等晶片製造商所面臨的挑戰。而台海局勢的穩定對台積電尤為重要,這點川普政府不應忽視。
《經濟學人》報導,英特爾的沒落並非一夕之間,而是一連串錯失科技轉折點所導致,因自負而錯過智慧型手機與AI兩大浪潮,敗給安謀、輝達和台積電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