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半導體徵收高達百分之百關稅,但豁免蘋果等在美投資企業,市場解讀為只要承諾投資美國,有望免稅。不過,業界人士警告,中小企業恐難以負擔建廠成本,或缺乏蘋果級遊說能力,將陷不利處境。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 瑞士銀行(UBS)亞太區科技分析師指出,企業需證明自身及供應鏈在美投資足夠,才能免稅,否則仍將受衝擊。業界批評川普政府決策不透明、依交易情況而變,令企業難以預測。
蘋果獲豁免,被認為與鴻海等供應商在美建廠有關。台積電因在亞利桑那州投資逾一千六百五十億美元、三星在德州擴廠,也預期獲豁免。華府同時與南韓、台灣、歐盟等盟友談判,以穩定供應鏈。不過,聯電、世界先進等未在美擴廠的晶片廠,恐面臨高關稅。目前企業仍不清楚課稅基準為何,關稅具體實施時程也未定。依規定,調查最晚可延至十二月公布結果。
日本《每日新聞》等日媒十五日引述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報導,日本在美日七月達成的貿易協議中承諾對美投資五千五百億美元(約新台幣十六點三兆元),雙方將成立一個「協議體」(可能是委員會或磋商組織),主要由美國商務部和日本的內閣官房、財務省、經產省及外務省組成,日本的國際協力銀行(JBIC)和獨立行政法人「日本貿易保險」(NEXI)也可能加入。
另外,印度不願在農產品、乳製品進口上對美國讓步,被認為是銷美產品面臨百分之五十關稅的關鍵,印度總理莫迪昨在獨立紀念日演說中表示,他將像一面牆一樣屹立在前,確保農漁民不受任何不友善政策的侵害,政府絕不會損害農民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