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詹于潁台北報導】目前就讀台南科技大學美術系的王婉婷,是一位高功能自閉症患者,雖然老天爺忘記將她與外界溝通的門打開,但是卻給了她藝術天賦,讓她透過畫紙和世界對話。
高功能自閉症患者的智商屬正常範圍,但在認知及語言能力上仍有部份受損。以王婉婷的例子來說,她常以獨特思考模式去解讀世界;如果她稱你「雙層巴士」,代表她喜歡你;如果說你是「宜蘭人」,表示你是個瘦子。 (周文郁攝)
王婉婷三歲時被診斷患有輕度自閉症,五歲家人發現其繪畫天分,開始讓她自由自在地創作,透過畫畫來抒發情緒。
她在繪畫比賽獲獎無數,舉辦過四次個人畫展,二○○七年還得到美國鳳凰城姊妹市「國際身心障礙藝術家競賽」第一名。她用「畫中畫」的形式,描繪一位口足畫家在作畫,口足畫家畫中的女孩沒有雙手,正在用腳煮飯
;評審委員認為這幅名為「曙光」的作品主題鮮明、引人省思。
她的創作忠實反映內心,在她的世界裡,沒有負面或複雜的想法,在創作時,她也沒有任何框架限制,想畫什麼就畫什麼。她將作畫看成是一件快樂的事,自然就能傳達快樂給看畫的人。
王婉婷的母親謝碧華說,自閉症患者具有「觸覺敏感」特性,在不熟悉的環境中,會以「觸碰」來認識周遭,因此上大學的第一天,王婉婷忽然跑去摸一名女同學的頭髮,以尋求安全感,但是卻嚇壞不少人。
為緩和女兒與同學間的關係,謝碧華到學校跟女兒一起上課。經過溝通和相處,現在同學們跟王婉婷相處融洽,不僅把她當成妹妹一樣照顧,還會用她的語言跟她聊天。謝碧華說,「了解他們的想法、包容他們的特性,就是對自閉症兒最好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