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晒地毯 編織巨幅拼貼畫布

 |2025.07.31
126觀看次
字級
工人將手工地毯放到田野曝晒,讓顏色變得更柔和。圖/法新社
遊客在土耳其安塔利亞一片田野,走在鋪好曝晒的手工編織地毯上。圖/法新社
從空拍照片可見,大量手工地毯正利用烈日曝晒。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土耳其安塔利亞省(Antalya)多塞米蒂(Döşemealtı)市鎮,每到炎熱夏季大片農田便會轉變成壯觀的「地毯田」,上千條手工織造地毯在烈日下晒色、消毒、轉色,猶如一幅色彩繽紛的藝術地景,在晨露與白日熱氣的交互作用下,這些以植物染料上色的地毯會漸漸轉為柔和的粉彩色調,質地也變得更加柔軟。

壯麗美景 吸引大批遊客

地毯的處理流程極為繁複,先從土耳其各地收集地毯,再進行清洗、修補與消毒,部分甚至會浸泡於滅菌池中,再晾晒在空曠的農田上;這些地毯多使用純植物染料,自然晒色的過程會將鮮豔色調柔化為柔和的粉彩色,更符合國際市場需求。

每年3個月的晒毯季節裡,約1萬5000條地毯橫陳於約40公頃的土地上,形成彩色拼布般的壯觀景象,約50名工人日夜巡視,定時翻面以確保均勻曝晒,並警戒天候變化及防範失竊,若遇降雨,周邊村莊會有約100人緊急前來協助,所有地毯必須在45分鐘內收進遮蔽處,雨停後再重新鋪展。

夏收之後的空田,正好承擔起這項季節性使命,而這項傳統由於自然晒色具消毒與調色雙重效果,形成順應氣候與文化的智慧作業。

由於地毯田所營造出的壯麗美景,吸引大批遊客拍照打卡,也時常成為音樂錄影帶與電影場景的取景地,許多訪客專程慕名而來,只為親眼見識此等色彩大片拼貼。

晒色完成後,地毯會送往伊斯坦堡的歷史名市集大巴扎(Grand Bazaar)做最後包裝,然後出口海外,尤其以美國市場最為強勁,價格從數千至最高數萬里拉(約新台幣23.7萬元)不等,手工染工及傳統編織工藝賦予地毯極高的收藏與藝術價值。

地毯上常見與土耳其游牧民族「約魯克人」(Yörük)相關的傳統圖紋,以及自然染料與古法編織技術,使它們不僅是居家用品,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文化與記憶縮影,這些地毯不僅象徵工藝美學,也重現游牧歷史與地中海文化交織的印記。

視覺盛宴 敘述游牧文化

土耳其手工地毯已有約800年歷史,這項晒地毯傳統在敬重古法與市場需求之間取得平衡,也讓安塔利亞的鄉村農地在夏日蛻變為一幅當代藝術畫布。

這片晒地毯田不只是個功能性工作場景,更是融和歷史、文化與景觀的視覺盛宴,當織工與陽光、自然染料與土壤共同作用時,每條地毯不只是商品,更是向世界敘述土耳其游牧文化與工匠精神的媒介。

無論是手工織造的技藝,還是晒色與轉色的耐力流程,都提醒人們古老的智慧如何對應現代市場,也展現歷史傳承與創意融和的豐富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