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晒地毯 編織巨幅拼貼畫布 |2025.07.31 語音朗讀 12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工人將手工地毯放到田野曝晒,讓顏色變得更柔和。圖/法新社遊客在土耳其安塔利亞一片田野,走在鋪好曝晒的手工編織地毯上。圖/法新社從空拍照片可見,大量手工地毯正利用烈日曝晒。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土耳其安塔利亞省(Antalya)多塞米蒂(Döşemealtı)市鎮,每到炎熱夏季大片農田便會轉變成壯觀的「地毯田」,上千條手工織造地毯在烈日下晒色、消毒、轉色,猶如一幅色彩繽紛的藝術地景,在晨露與白日熱氣的交互作用下,這些以植物染料上色的地毯會漸漸轉為柔和的粉彩色調,質地也變得更加柔軟。壯麗美景 吸引大批遊客地毯的處理流程極為繁複,先從土耳其各地收集地毯,再進行清洗、修補與消毒,部分甚至會浸泡於滅菌池中,再晾晒在空曠的農田上;這些地毯多使用純植物染料,自然晒色的過程會將鮮豔色調柔化為柔和的粉彩色,更符合國際市場需求。每年3個月的晒毯季節裡,約1萬5000條地毯橫陳於約40公頃的土地上,形成彩色拼布般的壯觀景象,約50名工人日夜巡視,定時翻面以確保均勻曝晒,並警戒天候變化及防範失竊,若遇降雨,周邊村莊會有約100人緊急前來協助,所有地毯必須在45分鐘內收進遮蔽處,雨停後再重新鋪展。夏收之後的空田,正好承擔起這項季節性使命,而這項傳統由於自然晒色具消毒與調色雙重效果,形成順應氣候與文化的智慧作業。由於地毯田所營造出的壯麗美景,吸引大批遊客拍照打卡,也時常成為音樂錄影帶與電影場景的取景地,許多訪客專程慕名而來,只為親眼見識此等色彩大片拼貼。晒色完成後,地毯會送往伊斯坦堡的歷史名市集大巴扎(Grand Bazaar)做最後包裝,然後出口海外,尤其以美國市場最為強勁,價格從數千至最高數萬里拉(約新台幣23.7萬元)不等,手工染工及傳統編織工藝賦予地毯極高的收藏與藝術價值。地毯上常見與土耳其游牧民族「約魯克人」(Yörük)相關的傳統圖紋,以及自然染料與古法編織技術,使它們不僅是居家用品,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文化與記憶縮影,這些地毯不僅象徵工藝美學,也重現游牧歷史與地中海文化交織的印記。視覺盛宴 敘述游牧文化土耳其手工地毯已有約800年歷史,這項晒地毯傳統在敬重古法與市場需求之間取得平衡,也讓安塔利亞的鄉村農地在夏日蛻變為一幅當代藝術畫布。這片晒地毯田不只是個功能性工作場景,更是融和歷史、文化與景觀的視覺盛宴,當織工與陽光、自然染料與土壤共同作用時,每條地毯不只是商品,更是向世界敘述土耳其游牧文化與工匠精神的媒介。無論是手工織造的技藝,還是晒色與轉色的耐力流程,都提醒人們古老的智慧如何對應現代市場,也展現歷史傳承與創意融和的豐富故事。 前一篇文章 21周早產兒 被認證最早出生嬰兒 下一篇文章 機器人新用途 繫紅花當伴郎 熱門新聞 01【植感時光】天堂之果 紅豔刺寶木鱉果 2025.07.2702男孩個性衝動 與睪固酮有關2025.07.2603人生是過客 相遇皆因緣2025.07.2704呼吸 蘊藏身心能量2025.07.2705【紅塵禪煙】彼岸2025.07.2706林聰明行三好淨三業新書發表 推動三好願景2025.07.2607庭院不除草 吸引鳥兒回來築巢2025.07.2708社論--大罷免投票正在進行2025.07.2609水域藥物汙染 鮭魚出現冒險行為2025.07.2710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4千年前埃及工匠手印 英博物館發現飼主買錯尺寸 愛犬霸占超大狗床露營想睡到飽 公雞不請自來當鬧鐘機器人新用途 繫紅花當伴郎21周早產兒 被認證最早出生嬰兒餵養遭棄禿鷲 保育員以手偶扮鳥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