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相處】 人生一門課

文/慮恬 |2025.07.17
108觀看次
字級

文/慮恬

好久不見的朋友,顯然消瘦了,臉上還掛著些許憂愁。我問:「怎麼了?」他嘆道:「和哥哥失和一年多了,一想到就睡不好。」

多年前,朋友父母在自家土地蓋了兩棟樓,兄弟各居其一;哥哥分得靠馬路的前棟,朋友則住在後方,進出同一個大門,是哥哥屋前的共用車道。

兩家人的默契,於父母在時,一切安然;直到雙親過世,兄弟偶有嫌隙,哥哥有意無意關閉大門,讓弟弟每次出入都得下車,推開重重的鐵柵。朋友試著請親戚居中協調,但無濟於事;後來轉而求助調解委員會,雖獲裁決支持,哥哥卻不服。朋友只得聘請律師提告,法院判給他正式的通行權。然而,勝訴的代價卻是哥哥的報復,舉發其違法加建,於是朋友接連收到罰單及拆除命令。

我靜靜聽著,不禁想起三、四十年前的鄉間景象。那時,兄弟比鄰而居是長輩的理想,期望手足共聚、互相協力。只是,隨著時間過去,生活方式也起了變化,小家庭興起,個人空間漸受重視,血緣雖親,終究也是獨立的個體。若兄弟間缺乏界限,平時又沒有良性溝通,就容易積小怨而成大怨。

朋友的故事讓我深思:若自己處於那樣的局面,會如何處理?在人際衝突中,我們往往先想到的是「我」,急著捍衛自我的權利,而少了將心比心的考量。其實,這種單方面的認知,本身就帶著偏見。我提醒自己碰到問題時,能「自他交換、換位思考」,放下對與錯的執著,回到「我是不是也可能成為他」的省思。唯有情緒緩和下來,真正的問題才能被看見。

年歲漸長,我也愈發明白:許多當年視為理所當然的「好」,如今不見得仍是「好」;曾經令人羨慕的大家庭,或許也是埋下今日情感疏離的因子。世事無常,是非難斷,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心當下、不執著;努力過後,坦然放下,一切靜待時間轉化。人間事、心中想,人生一門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