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北訊】新北市現有7.4萬個家庭使用長照服務,新北市衛生局派案給社區整合中心俗稱長照A單位,再由A單位個案管理師媒合B單位提供服務。
有長照機構反映,今年改成審查制,6月結果出爐有33家遭剔除資格,洗牌幅度大。衛生局說,4月公告規則,經書審及口試公平審查,有些是換區服務不是被剔除,不影響第一線服務。
新北市65歲以上長者逾78萬人,今年長照預算破99億,是衛生局預算近8成,對長照服務的把關,是近年衛生局管理重點。
新北某醫療機構營運主管反映,往年對長照A單位只有評鑑,通過後可續簽3年合約,合約原在去年到期,衛生局去年底通知展延至今年6月,4月突要求參與評選,6月30日公布新名單,卻沒告知缺失及刷掉理由,引發反彈。
有業者表示,綜觀今年評選名單,有8成是長照AB單位一條龍,即衛生局派案給A單位後,多由自家B單位提供居家服務,有連鎖式長照機構以子公司名義參與評選,憂心案源被少數連鎖業者壟斷,個案恐需花更多自費項目。
對於業者的質疑,衛生局表示,每次換約都是審查制度,每3年一次沒有改變,今年4月公告申請作業須知,有對評審項目列出配分,著重個管人員訓練和素養,載明長照機構最近一次評鑑結果不合格不予同意特約,把關是為了擇優汰劣。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張淑卿說,當初長照2.0上路前,體系定位是委由老盟負責,專家學者討論長照A單位是否能與B單位一條龍,想法兩極,一方面是怕找不到那麼多單位專責做A,另一方面認為若有自身B單位,服務較容易整合,才妥協開放A、B單位一條龍。